“夸父逐日”的历史学阐释.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夸父逐日”的历史学阐释.pdf

第9卷 第4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年 8月 Vo1.9 No.4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Aug.2009 ‘ 夸父逐 日’的历史学阐释 唐利华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71oo62) 摘 要:从“河渭不足”、“夸父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三个方面分析夸父逐 日,得 出夸父逐 日的历史学解 释:夸父逐 日不是追赶太阳的“逐走”运动,也不是驱赶太阳的巫师祈雨活动,而是夸父族由于干旱和战争而 进行的迁徙。最后,分析长期 以来夸父逐 日被曲解的原因。 关键词:夸父逐日; 干旱; 战争; 迁徙 中图分类号:K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297(2009)04-0084一o4 夸父与日逐走,入 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 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 这是山海经关于夸父逐 日较完整的记载(在山海 经》中还有一些零星的记载,后文也将一一列出)。学者们 运用此条记载释读夸父逐 日,主要观点有:追求光明 说 】‘聊’,云神 】㈣ -51),干旱祈雨说 ,昼夜循 环说 咄),“俄 狄浦 斯”情 节说 H ,女巫 祈 雨 说[】(n 等等。对于这样一个让学者们聚讼纷纭的问题, 笔者不想评长论短,只是想加入争鸣行列 ,再添一臆说。 这些说法多从神话学和民俗学的角度释读夸父逐13,本文 拟从历史学的角度释读夸父逐13。 一 、“河渭不足” (一)夸父逐日的故事结构 首先看前面出现过的这则文字:“夸父与 日逐走,入 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 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嘲’这段文字将夸父逐日故 事的情节做了叙述,总括起来,包含三个方面:逐 13、渴饮、 化林。从行文顺序及表层逻辑看 ,夸父逐 13在先,只是由 于接近或追赶上了太阳,受其炙烤,才口渴,最后因饮不 足,死化为林。按这样的顺序 ,夸父逐 13的直接动因消失 , 各种猜测乘虚而入,而短短 37个字中频繁出现的:两次日 渴,三番言饮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学者注意到了这 一 问题,并 认 为这反 映 的是河 渭流 域 的一 次严 重干 旱?( 棚)。笔者甚是赞同,在此不赘述,详见董芬芬夸 父逐13的原始蕴含及后世的演变 】‘ 埔 中的相关论述。 笔者想提醒读者,夸父逐 日的故事结构不能仅从字面理 解,而应稍作调整以使其更合理。夸父(在此暂用夸父称 之)不是因为逐日才渴死化林,而是因为干旱缺水,饮不足 才“逐走”的,即:河渭不足——欲饮——逐走。远古生产 力低下,生存环境恶劣,任何个人或群体都不可能从事不 带功利目的的活动。夸父因河渭不足,即干旱而寻水,这才 是其逐走的原因之一,其功利性也显而易见。但上古有发 生干旱或干旱期存在的可能性吗?据竺可桢在其论文中 国历 史 上 的 旱 灾 】(嗍 ‘嘲 ‘论 祈 雨 禁 屠 与 旱 灾[8](~39-550)及‘中国历史时代之气候变迁) 。】 柏’等 文章中论述:我国上古时期是有可能有炎热干旱期的存 在。蓝勇在其中国历史地理学一书中给出了中国近五 千年气候变化图,现附于下以供大家参阅: 时l ● 量 时 l 考 对 l Ill_ t撕 一 棚 IiI蚺} 惜盂-l舶 一l枷年) (101年-I懈l m∞0羊IfI) l /, ‘It 《Ij\【1) ? ^ 八 \/ .|、 I I i lIV)(j}1 I I 寸㈣j 一 i 瑚一鼬 0 瞄 101 姗 l300I埘 l6o0 l瑚 I瑚 舢 l95( }{ } ; 黧 鼯i嚣 鼹 5 l { ; i ;: _ _ ? ii N 哪 o, 一 一 - - 一 一 l ?夏 _ l k I 置 踽 l 堰 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化图 蹦’ 结合竺可桢的研究与蓝勇一书的气候图,我们可见上 。 收稿日期:2009—04—01 作者简介:唐利华(1984一),四川华蓥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历史文化研究。 唐利华:“夸父逐日”的历史学阐释 85 古气候较历史上其他时期的平均气候要高 ,出现干旱的可 能性是存在的。所以,夸父因干旱而寻水不是没有科学依 据的空谈。 (二)“逐走”的文字学含义 历史上多将“逐走”释义为“追赶”。而近代以来,“逐 走”又有了新一层意义:“驱赶”。比较两种释义,一个 由 “追赶”引申出追求光明口】嗍 ;一个由“驱赶”引申出干旱 祈雨【 】( 棚)。截然不同的释义,但在笔者看来都没有准 确表达出“逐走”在夸父逐 日中的含义。 说文:“走,趋也!从天止,天止者,屈也,凡走之属 皆从走。”[zo](P13S)释名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