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社会学和病理学——张悦然的《好事近》及“80后”的美学取向.pdfVIP

“孤独”的社会学和病理学——张悦然的《好事近》及“80后”的美学取向.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孤独”的社会学和病理学——张悦然的《好事近》及“80后”的美学取向.pdf

‘‘ 南方文坛2009 绿色批评 V 孤独’的社会学和病理学 张悦然的《好事近》及“8o后”的美学取向 杨庆祥 —r T 悦然把她的小说《好事近》①收入到系列主题 J:-F 书《鲤 孤独》之中,她实际上在为读者阅读 √ 和接受这篇小说设置了一个主题词,读者很 容易由这个主题词出发去理解这篇作品的情绪和意 义,这其实是一种带有暗示性的阅读提示甚至是诱惑。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这篇小说不是收入到这部主题 书中,是否就无法阅读出这种孤独的主题呢?我觉得不 是这样的,就我个人的阅读感受而言,无论从任何一个 角度来看,孤独都是理解这部小说最关键的入口,而且 正因为张悦然试图在孤独的主题下与她的读者取得一 种互动,她实际上拓展了孤独对于 这部作品的意义,孤独被传播、扩 散、复制,对于张悦然的读者来说, 购买一本《鲤 孤独》,在一些晦暗 的时刻阅读其中的文字,然后问一 句:“我孤独吗?”孤独就这样成为 一 种区别性的代码和符号,在张悦 然、匿名的读者以及作品之间弥漫 开来,孤独,似乎成为一种证词。可 是对于我来说,这种孤独的感受 固然是常有的,在阅读《好事近》 的时候也确实感觉到这种 “孤独 感”带来的强烈怜悯和心痛。但是 却对孤独的“根部”保持某种顽强 的理智,我始终想抽身而出,观照 《好事近》以及张悦然的孤独所关 联着的更广大范围的问题:“我 这是中学生蒋澄对中学生“我”,也就是《好事近》中 的女主人公袁琪说的一段话。这一番表白对于一个中学 生来说可能过于深刻,甚至有些过于“文学腔”,不过没 有关系,在《好事近》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是早熟的并且 满是文学气质。对于蒋澄和袁琪来说,关键问题是,他们 的青春期带有某种偏执的人格倾向,总是企图把自己与 别人区别开来,从一个群体里面凸显出某种个人性的特 征。对于蒋澄来说,这就是他发现自己的性取向有异于 常人,而对于袁琪来说,虽然谈不上性取向有问题,但是 她也很乐意别人对她的误解,并以此与人群保持一定的 们”的孤独(而不仅仅是张悦然的),以及对这一孤独的 想象、书写和“疗愈”。 一 、“孤独”何以可能 别人都说你冷漠,我却一看到你,就觉得亲切。 你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味。我确信,我们是同类。那 些不能和别人说的事,也许可以和对方说。 (《好事近》) 距离。所以她说:“我情愿自己是 石女,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什么 麻烦?”“和别人相处的麻烦。”或 许从这句话里面可以揣测出来, 袁琪和蒋澄确认自己的“特别”并 非是为了某种青春期的个性张扬 或者是刻意的叛逆。在典型的成 长小说中,叛逆是一个基本的主 题,但是叛逆实际上已经预设了 某种回归,回归到社会认可的主 流价值中去。但是对于袁琪和蒋 澄来说,他们并没有预设或者期 待一种回归似的东西,而是带有 某种沉迷的情绪,在这种偏执型 的人格中享受一种快感,他们并 没有想到要回到人群中去,甚至 不想在这个方面有任何努力。很 明显,与一般的成长小说不同,《好事近》中孤独的长度 和密度超越了青春期的心理骚动的层次,而进入了更复 杂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层面。 在一些时候,张悦然自己会试图解释她小说中某些 情绪产生的原因,她很喜欢强调的一个事实是,她小说 中的主人公大都是出生在1980年代的年轻人,从这个意 义上讲,她小说中的人物都带有她自己的某些影子,只 是有的深有的浅,而在中国的图书市场,张悦然的作品 么 : ,2 也一直被目为“青春小说”而书写着1980年代出生的一 代人的“成长史”。在《鲤 孤独》的开篇,几篇文章都表 达了对村上春树作品中的孤独感的强烈认同,并以为 “在日本的村上,却和中国的8()后颇有些相通处——他 是独生子,在那个时代的曰本,这是很少见的”②。这种少 见的情况对于中国的“80后”而言却是常态,自从70年代 末中国政府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来,一对年轻的 夫妇和他们的“独生子女”成为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家庭 单元。毫无疑问,与此前中国式的大家庭甚至是大家族 相比较,这些独生子女在享受更多资源的同时也丧失了 很多乐趣,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兄弟姐妹众多所带来 的集体欢愉感。这种情况下的孤独是有道理的。但是如 果把这种孤独感完全归因于“独生”的情况,是否也过于 简单?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无论哪一个独生子女都不 会是在隔绝的环境中成长,学校、社会依然提供了无限 广阔的交流的可能。在我看来,独生子女的孤独感是确 实存在的,但是这种孤独感却并非一定会成为一个普遍 的问题,它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问题,却是与1980年代以 来中国社会的结构变化密切相关。仅仅是某一个个体依 然会在与另外的个体的交往沟通中找到情谊并消除孤 独感,但是,如果整整一代人都陷入这种孤独感呢,那就 是无法回避的社会事实,并立即会转化为一种心理现 实。 我们知道,与1980年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