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促进历史学的繁荣与发展.pdf
历史研究脱离不开现实。我国目前的最大现实 ,就是已经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要求具有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人文社科系统。新世纪人文社科系统的基本特质 ,应当是在全面继承我国马克思主义人文社会学科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适应时代的呼唤和要求 ,体现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以马学端向 ,以西学丰腴 ,以国学立足 ,有本有末 ,交互为用 ,既不失宗旨 ,复周流五洲 ,气象浑厚。这样的理想状态 ,当为新世纪中国气派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
继 往 开 来 ,推 陈 出 新 ,促 进 历 史 学 的 繁 荣 与 发 展
张文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助理研究员)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中华民族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五千年来 ,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新的历史时期 ,如何继往开来 、推陈出新 ,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是需要当代学者认真思考并积极探索的共同课题 。笔者不揣浅陋 ,想结合历史学科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一 、繁荣与发展历史科学 ,要有爱国主义的历史意识黑格尔说 ,“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 ,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 。其他亚细亚人民虽然也有远古的传说 ,但是没有真正的历史 。印度的《四吠陀经》并非历史 。阿拉伯的传说固然极古 ,但是没有关于一个国家和它的发展。这一种国家只在中国才有”。① 这是真切的事实。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血脉的珍惜与重视 ,是历代史家的共同意识 ,也是史学传统中最为宝贵的成分。盛明之时 ,爱国主义意识通常表现为对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总结和整理 。“中国历史学之父”司马迁 ,正是于西汉国力极盛的武帝时期完成了影响深远的《史记》。唐贞观年间 ,房玄龄、魏征等人主持修纂前代史 ,正式设立史馆 ,并移史馆于禁中 ,先后修成《梁书》、《陈书》、《齐书》、《周书》、《隋书》、《晋书》等史著。清康乾盛世 ,万斯同 、黄百家 、王鸿绪等一批学者完成了《明史》修纂工作 。本世纪初 ,国力蒸蒸日上 ,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下 ,戴逸主事 ,开启了修纂《清史》之路 。没有承平日久所积累的财力 、物力 ,这些工作都是难以想象的 。离乱之际 ,爱国主义意识则更多体现出史学家“国可亡 ,史不可灭”的民族责任感与使命感 。“九一八”后 ,日寇凌逼 ,顾颉刚创办禹贡学会 ,目的便是“希望在真实的学识里寻出一条民族复兴的大道来 , ??使得荒塞的边疆日益受本国人的认识和开发 ,杜绝了野心国的觊觎 ,我们要把我们的祖先努力开发的土地算一个总账 ,合法地承受这份我们国民应当享有的遗产 ,永不忘记在邻邦暴力或欺骗分化下所被夺的是自己的家业 , ??使得国内各个种族领
61 史学理论研究 2008 年第 1 期
① 黑格尔 《历史哲学》,王造时译 ,上海书店出版社 年版 ,第 3 页 。: 1999 12
会得大家可合而不可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使命 , ??以团结为一个最坚强的民族 。”① 抗战时期 ,陈寅恪避居西南联大 ,仍抱病完成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他在谈及写作动因时说 ,“国可亡 ,而史不可灭 。国亡然能有史 ,则殷鉴不远 。从善去恶 ,国可再建 。如无史 ,何所鉴戒 ? 何所取法 ? 华夏民族无从因袭 ,将不复存在矣 。”②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跃然纸上 。二 、繁荣与发展历史科学 ,要有求真通变的历史精神求真通变是中国史学的两种优良传统 。求真是求得历史的真相 ,通变是求得历史的真理 。没有求真 ,不能、不愿或不敢正视历史 ,就无法通变 ,无法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没有通变 ,求真也无所归依 。离开求真通变 ,历史学必然会失去自身存在的独立性 ,更谈不上繁荣与发展 。古代史家十分重视历史真相 ,甚至不惜舍身求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 ,齐国太史直书“崔杼弑其君”,崔杼令太史修改 。太史不从 ,结果被杀死 。其弟继为太史 ,仍然不肯改用曲笔 ,又被杀死 。另一个弟弟接任太史 ,还是不改 。崔杼最终只得妥协 。这是齐太史的故事 。《左传·宣公二年》载 ,赵穿杀晋灵公 ,董狐认为身为正卿的赵盾应负责任 ,便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这是董狐的故事。齐太史 、董狐成为后世史家所称道的典范 ,以求真为目的的秉笔直书自此也成为良史之美德 。章学诚归纳出良史具有才 、学 、识、德四种素质 。如果说秉笔直书是衡量史德的标准 ,通变则是另三种素质的集中体现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的史学思想为后世所承袭 。北宋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其旨便在于“鉴前世之兴衰 ,考当今之得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