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火灾事故救人行动对策初探.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铁火灾事故救人行动对策初探

地铁火灾事故救人行动对策初探 摘要:本文针对地铁火灾事故处置,通过分析影响乘客安全逃生的客观因素、人命救助难点分析、消防员救人能力分析,就救人行动对策运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地铁 火灾事故 救人行动 对策   距今140年前的1月10日(1863年),人类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而我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目前,已建成投入运营的有北京、天津、香港、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根据长远规划,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将由4条市域快线、7条地铁线、5条轻轨线组成,轨道交通总长度将达766公里。地铁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优势不言而喻,但历史告戒我们,近二十年来,国外发生的地铁火灾事故,都以其惨痛的教训给我们以深刻警示。对此,消防部队在处置地铁火灾事故中如何有效实施人命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影响乘客安全逃生客观因素分析   地铁是构筑于地下的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由于地铁运营环境的特定性等因素,地铁突发火灾事故,乘客紧急逃生极其困难,群死群伤的可能性极大。   (一)客流量大   上海已建成运营的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和明珠线,全长65公里,日均客流总量为100万人次,其中,地铁人民广场站日均客流量25万人次,最高日客流量达45万余人次。北京地铁线总长41.6公里,日均客流总量125万人次,地铁的满载率和单车运行均居世界第一。莫斯科地铁线总长230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客运量达每天800万人次,高居世界首位。在地铁突发火灾事故情况下,这么大的客流量,组织有序疏散很难,若要确保所有乘客在安全允许的时间内全部逃生,难度更大。   (二)逃生条件差   1、垂直高度深。世界上仅考虑商业运营的地铁,一般建在地下15米左右,如上海地铁一号线的垂直深度为地下7至25米。考虑商业和战备兼顾的地铁,则一般建在深达30-70米左右的地下,如日本东京都营大江户地铁线,其中六本木车站共七层,深入地下达42.3米,光台阶就有200多级。突发火灾事故后,乘客从站台及站厅层仅凭体力往地面逃生,既耗时,又耗力,再加上不安全因素,安全逃生的把握性不大,对老弱病残的乘客而言,更是凶多吉少。 2、逃生途经少。地铁运营环境的特定性,决定了供乘客安全逃生途经的单一性。除安全疏散通道外,既没有供乘客使用的垂直电梯(设计上仅考虑残疾人专用电梯),也没有紧急避难场所,突发火灾事故中,大量乘客同时涌向狭窄的通道及楼梯,另有检票闸机等障碍物挡道,严重影响乘客快速逃生。列车若在隧道内发生火灾,乘客逃生的唯一通道是列车首尾一扇宽度仅为80cm的直通式紧急疏散门,其后果可想而知。1995年阿塞拜疆巴库发生地铁列车在隧道内起火事故,造成558人死亡、269人受伤。   3、逃生距离长。以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为例,该站共有12个出入口,其中5个直通地面,7个通道连通地下商场(4个通道设有中间防火卷帘)。12条疏散通道中有10条距离在100米以上,最远路线的距离达260米。一旦突发火灾事故,乘客往往习惯性从平常行走相对熟悉的路线或盲目跟随他人逃生,这对选择较长路线逃生的乘客来说,被困受害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增大。   (三)允许逃生时间短   针对地铁火灾事故,日本消防部门曾做过实验,日本地铁的车厢虽被确认具有不易燃烧性(与上海相似),但起火后,快则1分半钟,慢则8分钟之后就会出现对人体有害的气体。2至5分钟内,车厢内烟雾弥漫就无法看清楚逃生出口,相邻的车厢在5至10分钟内也会出现相同情形。试验证明,允许乘客逃生只有5分钟左右的时间。另外,车内乘客的衣物一旦引燃,火势能在短时间内扩大,允许逃生的时间则更短。   (四)纵火事件防范难   地铁纵火事件突发性强,在没有事故前兆的情况下,乘客很难引起警觉,提前采取防范措施,直接烧死或窒息死亡的可能性也就增大,这类事故发生后,找不到遇难者尸体比较常见。如1995年美国纽约一位美林证券职员在地铁站内纵火,造成大约50人伤亡。又如韩国大邱发生的恶性地铁纵火事件中,289人失踪,就是这个原因。   (五)乘客逃生意识差异大 地铁站台(厅)或列车内突发火灾事故后,险恶的灾害环境,使乘客容易产生恐慌及焦虑心理,这对逃生意识较强、通道较熟悉的乘客来说,还能冷静判断险情,相对准确的采取自救措施,安全逃生的可能性也就较大。但就自救意识较差的乘客而言,从众是多数人的选择,争先恐后拥向出口处时,被踩、挤、压倒地后,易导致群死群伤。另外,因恐惧迷失方向后,易导致被困直接致伤或致死。   二、救人行动难点分析   突发地铁火灾事故情况下,受事故突发性、多样性、复杂性以及乘客聚拢性的影响,有效实施救人行动的难度很大。   (一)有毒烟气的影响   地铁通风条件差,浓烟及热量难散发,火灾可以使整个地铁站台及站厅层在短时间内被浓烟和高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