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美术馆的社会作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字化美术馆的社会作用

一   所谓实物陈列博物馆,就是以地面建筑形式出现的博物馆。在西方发达国家,实物陈列博物馆一般被划分为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和特殊博物馆四大类。中国大陆普遍称谓的美术馆应当划在艺术博物馆的范畴之内。客观地看,中国大陆的美术馆建设普遍存在着起步较晚、关注度低、基础薄弱、经验匮乏等问题,很多地区至今还尚未建有美术馆。可以说,大陆的美术馆事业基本上还处在发展不均的初始阶段。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虽然国际上普遍认为艺术类博物馆应当具备收藏、陈列、展览、研究与推广等多项功能,但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的美术馆界,除个别馆曾进行过收藏与研究外,[1]大部分的美术馆基本上只行使了展览功能,并未在真正意义上完整地履行艺术类博物馆的全部职责。[2]有些人把这一现象归因于中国当下的经济基础太差。但如果从根子上查原因,我们并不难发现,大陆各美术馆在馆藏和研究上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与相关主管部门或领导对于美术馆功能的全面理解有关。而这种将美术馆仅视为展览功用的单一化认识,又造成成了中国大陆各美术馆在经费上与制度上都缺乏相应保证的现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尽管东欧一些国家的经济情况目前远没有中国一些省市好,但其对于美术馆的投入与运作的规范程度都要远超于中国大陆。在这方面,大陆的美术馆界也远不如博物馆界做得好。[3]近些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加上一些懂专业和有文化使命感的人走上了领导岗位,所以,不仅许多国外优秀美术馆的先进经验已被国内一些美术馆所接受与借鉴,而且,类似情况也有了一定的改观。以湖北美术馆为例,因起用了著名艺术家傅中望为馆长,短短5年,该馆便一跃为由文化部命名的中国9大美术馆之一。不过,就整体而言,国内的美术馆与国际优秀的美术馆之间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中国大陆的诸多美术馆由于普遍缺乏对于过往美术史的梳理,故始终还没有策划出像样的专题陈列展就十分说明问题。虽然湖北美术馆于去年推出的“湖北美术百年文献展”在大陆美术馆界开了举办专题陈列展的头,但因历史与各方面的原因,原作很少,更多是文献和复制品,与国外优秀美术馆举办的专题陈列展相比还有很大距离。因此,对于中国大陆的各大美术馆来说,如何想办法与国际惯例接轨,即以学术研究为龙头,做好收藏、陈列等工作,还是一个需要下很大力气才能解决的问题。否则,接下来也不绝可能借助新兴的数码技术,将实体美术馆很好地呈现于数字美术馆之中,进而借实体美术馆虚拟化的过程实现更新理念、完善功能、“后来居上”的目标。在这里,我不得不指出,尽管相对于传统的实物陈列博物馆,数字时代的美术馆具有渠道丰富化、传播多样化、浏览自主化、推广智能化等优势。可虚拟美术馆给人们所带来的视觉感受和人们从实体美术馆中获取的亲身体验之间毕竟还存在很大的差异。因为当观众置身于美术馆,亲眼看到八大山人、张大千或其他艺术大师的作品的时候,那种身临其境所带来的震撼与情感共鸣和面对电子图像所传达的信息会截然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何种形式的虚拟美术馆始终都无法取代实体美术馆的存在和体验。事实上,所谓数字美术馆的一切活动,都必然以实体美术馆为依托,同时又反过来作用于实体美术馆。这正如中国古话所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二   早在1996年,美国学者尼古拉?尼葛洛庞蒂(Nicholas Negroponte)就在其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前瞻性的指出:人类将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生存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应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从事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20世纪末以后,林林总总数字化技术(如互联网、物联网、云技术等)的开发和运用使得人们开始以全新的生存方式在数字空间中工作、生活和学习。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与数字化媒体的进一步结合,数字技术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断创造了新的奇迹,革新了文化生产方式,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也不断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方式。在此基础上,美术馆数字化(即虚拟化)的实现也成为了可能和必然。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具备很大影响的数字美术馆项目有:美国国会图书馆1990年启动的“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项目,加拿大遗产信息网络(Canadian Heritage Information Network,简称CHIN)推出的加拿大虚拟博物馆(VMC,Virtual Museum of Canada),以及日本于1995年提出的“全球数字博物馆(Global Digital Museum)计划”等。相比较而言,中国大陆的历史类博物馆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大致与国外同步,比如,早在1999年就提出的“数字故宫”计划,还有随后相继成功推出的“数字敦煌”、“数字首博”等案例都很说明问题。遗憾的是,大陆有少数美术馆固然也做了一些此类工作,但并没有很好地跟上“美术馆的数字化”建设这一时代的步伐,进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