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省华夏外国语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帆》课件.pptVIP

2017年河南省华夏外国语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帆》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河南省华夏外国语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帆》课件

【学习目标】 1.了解莱蒙托夫的生平经历、思想及代表作品 2.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蕴含在本诗 中的感情。 3.把握本诗的结构、线索。 4.揣摩、理解“大海”“风暴”“帆”三个意象的含 义。 5.理解本诗的写作特点。 6.能有感情地朗诵本诗。 【重难点】 目标之2、4、5 作者介绍 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诗人,出身贵族。 1814年10月15日生于莫斯科一个小贵族家庭,1841年7月21日卒于高加索。 3岁丧母,在奔萨省外祖母的庄园度过童年。上中学时开始写诗。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学,课余写了近300首抒情诗和几首长诗,绝大多数在生前没有发表。 1837年普希金遇难,莱蒙托夫写了《诗人之死》一诗,愤怒地指出杀害普希金的凶手就是俄国上流社会。 这首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诗震撼了俄国文坛。1841年一些仇恨诗人的贵族唆使军官马尔蒂诺夫与莱蒙托夫决斗,结果诗人饮弹身亡,年仅27岁。 正如高尔基所说:“莱蒙托夫是一曲未唱完的歌”。 莱蒙托夫之死 1841年2月初,莱蒙诺夫得到两个月的休假,返回彼得堡。他因作战勇猛而被推荐受奖,但沙皇尼古拉一世拒绝了推荐。 1841年4月14日,没有得到延期许可的莱蒙托夫回到高加索。5月,他来到皮亚季戈尔斯克,获准在矿泉停留疗养。在皮亚季戈尔斯克,莱蒙托夫找到了过去的老友,其中还有士官生学校的同学马丁诺夫。 一次,在韦尔济林的家庭晚会上,莱蒙托夫的玩笑激怒了马丁诺夫。争吵过后马丁诺夫发出决斗的挑战;莱蒙托夫对这个小争执并未在意,接受了挑战,他没打算向同学开枪,结果 自己被一枪打死。莱蒙托夫被安葬在塔尔罕内的家族墓穴中。 写作背景 这是莱蒙托夫18岁时写的一首诗。当时,诗人正在上大学,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沙皇政府追捕,被迫离开莫斯科到彼得堡。 面对波罗的海波涛汹涌的景象,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虽遭追捕,但他朝气蓬勃,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渴望在奋斗中有所作为。 朗诵本诗 一、字音: 桅(wéi)杆 轧轧(yà)作响 奔(bēn)向 清澄(chéng) 二、结构特点: 结构谨严。 全诗三节,每节一个画面。 每节一、二行写景,三、四行抒情。 帆 在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 有一片孤帆儿在闪耀着光!…… 它寻求着什么,在遥远的异地? 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乡?…… 波涛在汹涌——海风在呼啸, 桅杆在弓起了腰轧轧地作响…… 唉,它不是在寻求什么幸福, 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 下面是比蓝天还清澄的碧波, 上面是金黄色的灿烂的阳光…… 而它,不安的,在祈求风暴, 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着安详! 内容解读 这是用象征手法写成的一首诗。在这首诗里,莱蒙托夫借“帆”这个形象寄托了自己人生的选择和理想的追求。 《帆》是莱蒙托夫一首有名的咏物抒情诗,也是西方咏物诗中的名篇。 莱蒙托夫是在十二月党人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贵族青年,他热情地憧憬着法国启蒙思想所描绘的社会蓝图,十二月党人的行动又让他看到了在俄国实现这些理想的希望,他满怀着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希望改变俄罗斯沙皇专制下黑暗的现实。 他厌恶自己周围那些贵族纨袴子弟所过的空虚和懒散的生活,追求一种活跃的创造,渴望看到生活的暴风雨去经受考验,以激发出自己更大的人生热情和力量。 在碌碌无为、苟且偷安而不求上进的贵族纨绔子弟中间,他感到孤独,但他的贵族教养和习惯使他很难冲破周围庸俗的环境。想完成一番事业的心情,在《帆》中作者以明快、质朴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蕴表达了这种矛盾的心情。 内容解读 第一节:开头两句诗展开了一幅气势恢宏的画面:一片孤帆在雾霭茫茫的蓝色大海上“闪耀着白光”。 思考:它(帆)在遥远的异地寻求什么?它为什么要抛别可爱的故乡? 这只在雾海上孤独航行的白帆船,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青年莱蒙托夫生活在一些不思进取的贵族子弟中间,他鄙夷他们的无聊和空虚,渴望凭着自己的能力去建功立业。他是一个孤独的奋斗者。 内容解读 第二节:诗人展示了一幅孤帆在惊涛骇浪中航行的画面。 波涛汹涌,海风呼啸,海上的风暴惊心动魄。“桅杆弓着腰在嘎吱作响”,它在全力抗争,要战胜风浪。 后面两个否定句,是诗人为它作的注解:它不寻找幸福,也不逃离幸福。那么它究竟追求什么? 在这一节里,诗人没有作正面回答。 内容解读 第三节:风暴过去了,帆儿在碧波与阳光之中体会着胜利的喜悦。但它并不满足于这暂时的宁静,它仍在“祈求风暴”。 “祈求风暴”“风暴中才有着安详”有什么含义? 帆儿的理想是与狂风激流搏斗,它的价值要在与风暴的抗争中体现!这也是诗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