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谭耀华国学智慧与领导力提升中旭文化网
课程大纲:
一、国学概论
1.国学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主要经典及其价值
2.为什么要学习国学?
国学的本质
弃祖论与耀组论
二、从人性的角度谈管理
1领导者的二要素
2中西方文化和思维的比较
三、如何运用国学智慧提升领导力?
1.国学智慧与战略思维提升
1.1道家的五大战略智慧
1.11着眼长远,以小换大,欲取先予。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12欲取先予
1.13以柔克刚的技巧
1.14和谐的思想
1.15自然
天道自然与自然而然的原则。
严禁反自然的面对自然。反朴而归真
1.16阴阳统一与相辅相生的原则
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老子》45章)
物极必反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2孙子兵法与战略思维
1.21为帅五德
1.22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1.23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1.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国学智慧与指挥运筹
2.1 领导的本质与趋动力
为政以德,辟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政者,正也。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第二》)
2.2中庸之道与现代管理
2.3礼治与企业及家庭管理之道
2.4 建立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3.国学智慧与辨才用人之道
3.1识人用人之难及原因
3.2中国传统识人的要点和标准
3.3识人的目的是什么?
3.4中国传统识人的方法与现代应用
孔子的识人之道
最经典的识人九大方法--庄子九征详解
最全面的识人方法-吕氏八观六验、六戚四隐详解
李悝识人的五视法
诸葛亮识人七法
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识人原则
3.5 用人的三大前提条件及九大原则
3.6 历史的经典识人用人案例分享
4. 国学智慧与领导者魅力提升
4.1儒家思想与管理者的十大修炼-君子十德
儒家的核心作用与终极目标
何谓君子?
4.2 管理者魅力提升,如何成为君子?
魅力提升六法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国学智慧与修身养性之道
5.1 学为修身之源
5.11为学的目的
5.12论语中的学习方法与超越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13快乐学习的智慧
5.2待人处世
1)德性立身的安身之道
道之以德。以力使人慑服,以才使人折服,以德使人心服。
德不孤,必有邻
2)以和为贵的待人之道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孔子对“和”提出了两条原则:一是“君子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二是“君子和而不流。”(《中庸》)
3)中庸为美的处事之道
庸者,以中为用; 所以,孔子讲“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和而不同
时中,一是要“合乎时宜”,二是要“随时变通”
5.3交友与修身
君子的注意事项:三畏、三戒、三愆、三变、九思
5.4养生之道
5.5君子的人生境界
君子的三重人生境界
孔子的人生台阶
君子超然脱俗的人生态度和幸福观。
四、国学学习的七大原则和七大方法
不知道-学道-悟道-知道-行道-证道-得道
培训讲师:谭耀华 课程来源:/jiangshi/tanyaohu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