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的比较试验与评价.pdfVIP

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的比较试验与评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4卷 第 1期 2008年 1月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T ansactions of the CSAE VO1.24 NO.1 Jan.2008 167 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的比较试验与评价 何瑞银 ,罗汉亚2,李玉同 ,汪小函 ,张 璐2 (1.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南京 210031; 2.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南京 210024; 3.江苏省扬卅I市江都市农机局,江都 225200) 摘 要:为了比较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的实施效果,在中国三大稻区安排了机械插秧、机械直播、机械钵苗行栽 3种种植 方式与常规育秧手工插秧方式比较试验,试验的品种为当地种植面积较大的 6个品种,采集了不同试验方式的各项成本, 测定了水稻产量指标和作业环节消耗工时等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南方一季稻区优选种植方式的排序为:机械插秧、机 械直播和手工插秧;南方双季稻区机械插秧方式优于手工插秧:北方稻区机械钵苗行栽方式优于手工插秧。其中机械插 秧方式平均增产 7.53%、平均省工 41.44%,平均增加效益 46.78%;机械直播方式产量平均下降 6.34%,平均省工 31.30%, 而对效益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机械钵苗行栽方式平均增产 8.95%、省工 64.29%,增加效益22.57%。 关键词:水稻;种植方式;成本分析;产量 中图分类号:$23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08)一卜0167—05 何瑞银,罗汉亚,李玉同,等.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的比较试验与评价 [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167—171. He Ruiyin,Luo Hanya,Li Yutong,et a1.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different rice planting methods in China[J].Transactions ofthe CSAE,2008,24(1):167—17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0 引 言 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在粮食安全中占有极其 重要的地位。水稻常年种植面积约 3000万 hm ,占全国 谷物种植面积的 3O%,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 20%;稻谷 总产量近 20000万 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40%,世界稻谷 总产的 35%Il1引。国外水稻种植有不同的成功模式,其中 美国的水稻都是直播,包括飞机撒播和机械直播[3]:日本 水稻种植以育秧移栽为主要生产方式,种植机械化水平 已达到 98%,但与其它国家相比,其生产成本偏高f4,5]; 中国目前水稻种植方式包括人工栽插、机械插秧、机械 直播、钵苗行栽等主要方式,近年来,水稻生产机械化 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种植机械化水平已达到 7.1%[1】。 不少学者对不同水稻种植方式进行了评价,文献『6.1O】探 讨了中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方向;文献f11-13]介绍 了江苏省水稻生产的主要经验,认为在不同种植方式中, 机械插秧方式能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文献[14.18J进行了 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的比较试验,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对水 稻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但 目前很少文献对不同稻区不同 种植方式的实施效果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本文在完成 “十五”水稻生产设备攻关项 目的基础上,首次对中国 三大稻区典型 的水稻种植方式进行 了跨地区的比较试 收稿日期:2007-03—28 修订日期:2007—07—22 基金项 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 目 (2004BA524B—O1) 作者简介:何瑞银 (1964-),男,江苏武进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 机械设计、优化决策。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农业机械化系,210031。 E—mail:ryhe@njau.edu.cn 验,评价了不同种植方式在 “省工、节本、增效”方面 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对各主要稻区明确今后水稻生产 机械化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试验条件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面积 根据 自然条件、种植制度、品种体系、经济条件的 差异,将中国水稻生产区域划分为三大稻区五种类型。 即南方一季稻区 (含长江中下游一季稻区和西南稻区两 种类型)、南方双季稻区 (含长江流域双季稻区和华南 双季稻区两种类型)及北方稻区[1】。南方一季稻区是选择 已积累了多年水稻生产机械化经验的江苏省江都市、金 坛市、扬中市为 3个试验点,以充分发挥试验点的示范 作用;南方双季稻区选择典型双季稻种植区江西省乐平 市为试验点,以探索杂交稻机械插秧方式的可行性;北 方稻区选择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黑龙江省创业农场为试验 点,以评价高寒地区钵苗行栽方式的实施效果;全程共 安排试验 15次,试验在 2004年 4月和 2006年 1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