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渤海海域埕岛油田新近系油气差异聚集主控因素.pdf
第 16 卷第 2 期 2016 年 1 月
1671--1815(2016)02-0138-06
科学技术与工程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Vol. 16 No.02 Jan. 2016
( 2016 Sci. Tech. Engrg
渤海海域埋岛油田新近系油气
差异聚集主控因素
沈朴1 ,2 刘丽芳1 吴克强 l 刘春成l
(中海油研究总院1 ,北京 l∞02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2 ,北京 102249 )
摘要 渤海海域垣岛油田新近系油气资源丰富,但分布极不均匀。充足的油源是油气聚集的前提;宏观上,构造背景和距
生炬中心距离决定油气聚集的区带,断层的活动性、断距和盖层厚度的关系决定油气聚集的最浅层系,储盖组合决定油气富
集的层系;微观上,砂体展布控制油气的分布。划分有利区带、确定有利层系、寻找有利井位是(低)凸起带及周缘地区新近系
油气勘探的有效步骤。
关键词埋岛油田 新近系 差异聚集 主控因素
中回法分类号 TEI22.2; 文献标志码 A
新近系是渤海海域重要的含油气层系,前人针
对渤海海域新近系油气成藏做了大量的研究[1_;汀,
有效地指导了油气勘探。但是对于新近系油气差异
聚集主控因素讨论较少,该问题制约着新近系油气
的进一步勘探。经过近 30 多年的勘探,理岛油田新
近系属于高勘探程度层系,目前已发现 3.3 亿 t 的
石油探明储量,而渤海海域其他地区新近系总体油
气探明程度较低,剩余油气资源十分丰富。通过统
计分析埋岛油田新近系油气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研究高勘探程度地区油气差异聚集主控因素,可以
为研究区或具有相似地质背景地区的油气勘探提供
可借鉴的依据。
1 工区概况
埋岛油田位于渤海西南部浅海地区,构造上位
于渤海湾盆地东南部,处于渤中凹陷、黄河口凹陷、
埋北凹陷和埋宁隆起交汇处的埋北低凸起东南部。
全区可分为埋岛潜山披覆构造带、埋北断裂带西翼、
埋北断裂带东翼和埋岛东坡等 4 个区带(图 1 )。埋
岛地区自下而上发育太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
界(包括古近系的沙河街组、东营组和新近系的馆
陶组和明化镇组)和第四系平原组。
埋岛油田周边地区发育埋北凹陷、渤中凹陷和
黄河口凹陷等三个生短凹陷。三个生短凹陷均发育
沙三段、沙一段和东三段三套炬源岩,其中埋北凹陷
2015 年 7 月 18 日收到
第一作者简介:沈朴,男,博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油气地质。 E-
mail: shenpu @ cn.田皿. com. cn
c
沙三段是好娃源岩、沙一段是较好怪源岩、东营组是
较差娃源岩,渤中凹陷和黄河口凹陷沙三段是好短
源岩、沙一段是好怪源岩、东营组是较好怪源岩[8] 。
埋北凹陷沙→型原油主要分布于捏北断裂带西翼、
埋北断裂带东翼西部;埋北凹陷沙三型原油主要分
布于埋北断裂带西翼、埋岛潜山披覆构造带;垣北凹
陷沙一-沙三混合型主要分布于捏北断裂带附近。
渤中凹陷沙一型原油分布局限,仅在埋岛东斜坡埋
北 30 构造带发现;渤中凹陷沙三型原油主要分布于
埋岛东坡的超覆油藏;渤中凹陷沙一-沙三混合型原
油主要分布于垣岛东斜坡。黄河口凹陷沙一-沙三
混合型主要分布于埋北断裂带东部新近系·古近系
地层[9 , 10] 。埋岛油田新近系包括明化镇组和馆陶
组。储层主要是河流相沉积砂体,总体物性较好。
明化镇组底部和馆上段上部的泥岩,分布广,单层厚
度大,横向上较稳定,是一级区域性盖层,馆上段 3-
5 砂组( N1 g I 3-5) 的泥岩段是局部性盖层[8] 。
2 油气分布
截至 2014 年底,埋岛油田新近系共探明石油地
质储量约 3.3 亿 t,油气分布极不均匀。油气聚集差
异性主要表现为聚集区带、聚集层系和聚集量的差
异性。埋岛油田新近系油气主要分布于埋岛潜山披
覆构造带,占新近系探明储量的 70% ,其次为埋北
断裂带西翼,占新近系探明储量的 24% ,第三为埋
北断裂带东翼,占新近系探明储量的 6% ,埋岛东坡
仅在馆上段 5 砂组 (N 1 g 1 5) 和 7 砂组(N1 g1 7 ) 有油
气显示,目前还未发现规模储量。埋岛潜山披覆构
造带以明化镇组-馆上段 7 砂组(N2 m-N 1 g 1 7) 含油
2 期 沈补,等:渤海海域埋岛汹回新近系汹气差异聚集主控因素 139
-s.
凶例 ~ - \
.唰刽含汹而织 [ 肉包翩起 | 飞
.瞅瞅协商织 L 附 飞
\蜗居 .注脐带
rJ: 文中胁作创(i!!TJ q_ L 4km
图 l 埋岛汹囚区域概况图
Fig. 1 Chengdao 0山ìeld scketch map
为主,其中馆上段 1 +2-5 砂组(N.g. l +2-N)g)5) 最
为富集,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