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王力古代漢语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ppt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力古代漢语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單音詞 複音詞 同義詞 一、古漢語詞彙以單音詞爲主 先秦典籍,單音詞和複音詞的比例大約是3:1。 《孟子》:單音詞1565個,使用頻率在二十次以上的有231個,一百次以上的有51個,四百次以上的10個,一千次以上的3個;複音詞713個,除去人名、地名、書名後,普通詞語只有500個左右,使用頻率絕大多數在十次以下,只有24個超過十次。 古漢語單音詞的特點:多義性;靈活性;能產性。 《史記·太史公自序》:“法家嚴而少恩。” 單音詞變成複音詞的途徑: 1、換成完全不同的詞 2、加上詞頭詞尾 3、利用兩個同義詞作爲詞素合成(“視”) 雙音組合與雙音詞的問題 在學習閱讀古代文獻的時候,經常會碰到兩個連在一起的字,跟現代漢語的某個雙音節詞形式相同。如“消息”(消是消失,息是生長)、“睡覺”(睡是打瞌睡,覺是醒過來了的意思)等,這些都不能按照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來理解。 都城过百雉(p.9)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p.22) 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p.30) 虽然,必告不谷(p.36) 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数犯主之颜色 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 为此诗者,其知道乎?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汉书·苏武传》) 大臣相与阴谋……(《汉书·高后纪》) 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梦溪笔谈·雁荡山》) 二、古漢語複音詞的構成情況 連綿詞:雙聲、叠韻 單純複音詞 複音詞 叠音詞 合成複音詞 匍匐,小儿时也,匍犹捕也。藉索可执取之言也,匐伏也。伏地行也。人虽长大及其求事尽力之勤,犹亦称之。(《釋名·釋姿容》) (伍子胥)坐行蒲服,乞食于吴市。(《戰國策·秦策三》) 偏義復詞 由兩個單音的意義相反或相近的詞素組成,其中一個詞素的意義成為整個詞雙音詞的意義,而另一個詞素不起作用,僅起湊成雙音節作用。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孔雀東南飛》)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上》) 骂其妻曰:“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史记·文帝本纪》) 懷怒未發,休祲jìn降於天。(《戰國策·魏策四》) 三、古漢語同義詞的辨析 概念:同义词就是语音不同、具有一个或几个类似意义的词。这些意义表现同一个概念,但在补充意义、风格特征、感情色彩以及用法(包括跟其他词的搭配关系)上则有可能有所不同。 1、同义词是几个词的某一个或某几个义位相同,而不是全部义位都相同; 2、同义词只是所表达的概念(即理性意义)的相同,而在补充意义(即隐含意义)、风格特征、感情色彩、搭配关系等方面却不一定相同。 同義詞的辨析,早在先秦文獻已見。《左傳·文公七年》:“兵作於內為亂,於外為寇。”《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鄭玄注:“同門曰朋,同志曰友。” 訓詁學家提出了“浑言(统言、通言)、析言(别词);散言、对言;散文、对文”等概念。 “浑言”,笼统地说,着眼于近义词之间的共同性,忽略其不同点。“析言”,分开地说,指近义词同中有异,着重强调其异的一面。 渾言則同,析言則異。 《诗经·大雅·公刘》:“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毛传:“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孔疏:“对文故别耳,散则言语通也。” 《说文》:“牙,壮齿也。”段注:“壮齿者,齿之大者也。统言之皆称齿、称牙,析言之则前当唇者称齿,后在辅车者称牙。” 《说文》:“革,兽皮治去其毛曰革。”段注:“皮与革二字对文则分别,如‘秋敛皮,冬敛革’是也。散文则通用,如《司裘》之‘皮车’即‘革路’,《诗·羔羊》传:‘革犹皮也’是也。” 同義詞辨析·語義 部位不同:[领、颈、项] 领是脖子。《诗·卫风·硕人》:“领如蝤qiú蛴qí,齿如匏páo犀。” 颈是脖子的前部。《左传·定公十四年》:“使罪人三行,属剑于颈而辞。” 项是脖子的后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案灌夫项,令谢。” 側重不同:[视、见、观、察、看、望] “视”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看”。《庄子》:“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见”是看见,是视觉行为的结果。《荀子》:“吾尝趾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观”是有目的地看。《左传》:“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 “察”是仔细看,看清楚。《孟子》:“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车薪。” “看”本是看望、探望的意思。《韩非子》:“梁车新为邺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