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融合了戏剧、杂技和装饰艺术的
* 番禺沙湾“飘色”从明末清初流传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融合了戏剧、杂技和装饰艺术的一项民间艺术,象征着吉祥和富庶。“飘色”由多人抬着一个150厘米长、77厘米宽、64厘米高的色柜,柜面上是小舞台,舞台上的扮演者分为两部分,在前面坐立的人物造型称“屏”,后面凌空而起的造型称“飘”。当中的人物全身穿色彩鲜艳的绫罗绸缎。 番禺 2006年10月,中国首届飘色艺术展演 吴川隔塘的飘色 《天姬送子》 2005元宵 吴川梅岭的飘色 《康熙王朝》 信宜飘色 中山黄圃镇 飘色“三英战吕布” 飘色是白话称谓,它是节日期间以装扮艳丽的彩旗队、彩车队、傩戏造型队和唢呐、歌舞、舞狮队、舞龙队等不同形式组成的游街活动的统称,是一种融戏剧、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 飘是指脱离地面,尽展凌空之美;色(原意是饰)是精心巧妙的伪装。飘色,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装饰华丽的“色板”,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势的人物形象。广东飘色最早起源于明末清初珠海斗门乾务镇,先后经历了“转色”、“板色”两个阶段。转色就是在手推车中间安一个木铁轴,上面再放一块中间可以转动的有孔的板子,一两个扮成各种造型的人物(这些人物叫作“妖色”)就站在这块板子上。板色则让人物固定坐在“色台”上,服饰更为华丽,人物数量也增加到四个。 以前的飘色,技术核心全集中于一条纤细的“色梗”上,因而飘色的变迁也很直观地反映于此。飘色最大的亮点是“色仔”、“色女”,过去因为色梗制作的局限,承受力不大,因此选上的色仔色女一般年纪比较小,尤是位于上面的“飘”,多是未满1周岁的婴孩,体重轻,对色梗的负担少。然而,随着色梗制作技术的发达,承重局限基本被打破,年龄较大的小孩也能轻松承载。不过,要想成为“色仔”、“色女”可不是那么容易,他们装扮和演示的水平、精神状态都关乎整个活动的成败,需要经过精挑细选,年龄在2到5岁,容貌俊俏,精灵乖巧,有一定表演天份的孩子才能胜任。孩子年龄大身形大,观赏性也更高,避免了孩子太小易出现哭闹或晃动等情况,一举多得。 飘色的三要素:板色、色梗、色仔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