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金版教程】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

【金版教程】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版教程】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 错题1 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或化合物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解析] 本题将细胞中的元素或化合物与细胞代谢、细胞的结构和调节等内容联系起来,增大了试题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A项中只要知道这两种激素的化学本质和作用即可做出正确判断(很多考生不知道这两种激素都属于分泌蛋白);B项中14CO2是随着暗反应的进程进行转移的,其中的碳元素先进入14C3,再进入14C6H12O6;D项中的生物膜中的磷脂分子以双分子层的形式出现,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C项涉及核酸和遗传物质的分类这个易混问题:细胞中两种核酸都存在,但只有DNA是遗传物质;病毒中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存在,含有的那种核酸就是其遗传物质。 [答案] C  本部分内容往往与其他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综合性增强,以后会导致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出现错误: (1)大分子物质种类的判断,如图中对A、B、C、D四种物质的判断: 首先根据基本单位可以判断四种物质均为蛋白质,然后根据四种物质的功能可以判断A、B、C、D物质分别是解旋酶、抗体、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 (2)很多考生因不会分析蛋白质和核酸的关系图解而出错。如: 错题2 [2014·衡水一调]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⑥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 A. ①③⑤⑥ B. ②④⑥ C. ④⑤ D. ⑤⑥ [解析] 原核生物如蓝藻不含有叶绿体,但由于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因此也可进行光合作用;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也可进行有氧呼吸;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病毒,原核生物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某些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原核生物都以DNA为遗传物质。 [答案] D  判断细胞种类和结构的几种方法 判断内容 判断方法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①有无核膜(主要方法);②有无多种细胞器;③有无染色体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①有无细胞壁(主要方法);②有无液泡;③有无叶绿体 高等、低等植物细胞 有无中心体 叶绿体和线粒体 ①嵴和基粒;②颜色 注:植物细胞一定有细胞壁,但不一定有液泡和叶绿体。 错题3 下图为化学渗透学说解释线粒体内膜上ATP形成的机理:线粒体内膜上通过呼吸链进行电子传递使NADH脱下H+进入内膜外的腔中,造成内膜内外的质子浓度差,然后质子顺梯度从膜间隙经内膜上的通道(ATP合成酶)返回到线粒体基质中,在ATP酶的作用下,所释放的能量使ADP与磷酸结合生成了ATP。该学说中的H+从膜间隙进入到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为 (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渗透作用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H+从膜间隙进入到线粒体基质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且经内膜上的通道(ATP合成酶),即该ATP合成酶是H+的载体蛋白,因此H+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答案] B  几种物质运输方式的比较 注:R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直接通过核膜上的核孔进出细胞核,而不是通过胞吞、胞吐的方式。 错题4 [2013·江苏高考]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多选)(  ) 试验编号 探究课题 选用材料与试剂 ①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 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②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 ③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蔗糖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 ④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斐林试剂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解析] 过氧化氢受热会加快分解,不宜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溶液的pH会影响淀粉的水解,并且碘液可与碱反应,斐林试剂可与酸反应,不宜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一般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综上答案为ACD。 [答案] ACD  在酶的相关实验中,分析和控制相关变量是关键。自变量要根据实验目的而定,控制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是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要保持一致的一些因素,控制无关变量时要遵循等量原则;因变量是要观察的实验结果。常见的与酶有关的实验变量分析如下: 错题5 [2014·潍坊质检]恒温条件下,测得某密闭容器中苹果细胞呼吸强度(用CO2的释放量来表示)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温度下,苹果只进行无氧呼吸时释放的CO2比只进行有氧呼吸时多 B. 氧气浓度为6%时,苹果只进行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