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上腺髓质与高血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腎上腺髓质与高血压

肾上腺髓质与高血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 高平进 肾上腺解剖与功能 --球状带: 盐皮质激素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束状带: 糖皮质激素 - 库欣综合症 --网状带: 性激素 --髓质: 儿茶酚胺 -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 皮质 髓质 肾上腺的中央部位,10%肾上腺体积 皮质与髓质在发生、结构与功能上均不相同,实际上是两种内分泌腺。 肾上腺髓质构成 嗜铬细胞(chromaffin cells, or pheochromocyte) 细胞内颗粒被铬酸盐(氧化)染成棕褐色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嗜铬反应 颗粒中所含的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产生氧化及聚合作用 嗜铬细胞 来源于胚胎神经嵴(外胚层) 肾上腺 髓质 肾上腺外 副神经节 (paraganglia) 嗜铬细胞的分泌直接受来自内脏神经的交感神经支配。 嗜铬细胞与交感神经节细胞同源,在胚胎期都来自原始神经嵴细胞,两者广泛而紧密地伴随存在。交感神经与嗜铬细胞形成突触,不同刺激通过神经传导引起髓质的嗜铬细胞分泌,因此肾上腺髓质是一种神经内分泌结构。 肾上腺髓质功能 分泌肾上腺髓质激素(嗜铬细胞) 儿茶酚胺(80%肾上腺素,10%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血管收缩(小动脉和小静脉),皮肤和黏膜表现比较明显,其次是肾脏血管收缩,此外脑,肝,肠系膜,骨骼肌血管都有收缩作用。对心脏冠状血管有舒张作用。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应急学说) 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抑制细胞增殖和凋亡,促进损伤后修复,调节钠盐代谢,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作用。 维持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平衡 儿茶酚胺的合成 肾上腺素(Epinephrine, E) 在肾上腺髓质合成与贮存 释放到循环 80% 肾上腺髓质激素,拥有PNMT 去甲肾上腺素 (Norepinephrine, NE) 在肾上腺髓质和外周交感神经合成与贮存 多巴胺(Dopamine, DA) NE的前体 中枢神经系统的介质 Johanna M Gillbro, et al.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04) 123, 346–353 COMT COMT: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 MAO :单胺氧化酶 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 E:在肾上腺髓质合成与贮存; NE:肾上腺髓质和外周交感神经合成与贮存 肾上腺髓质与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表型变化) 继发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 部分MEN2,VHL,NF1) 肾上腺髓质与原发性高血压 测定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 测定基因多态性 儿茶酚胺代谢途径合成酶多态性 肾上腺髓质素与血压及高血压 儿茶酚胺与高血压   对照组 EH组 MHPG-SO4 1.19±0.45 1.55±0.63* TMN 0.81±0.49 0.92±0.48* MHPG-SO4:24h 尿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硫酸盐 TMN:3-甲氧NA和3-甲氧肾上腺素的总和   Hypertension family history Positive Negative NA (ug/L) 1.1627±0.5828 0.5592 ±0.2858* DbH (U) 24.87±8.00 16.57±7.71* 赵光胜等 现代高血压学 NA:去甲肾上腺素 DbH :血浆b多巴胺羟化酶 酪氨酸羟化酶基因(TCAT)n多态性与高血压 Physiol Genomics 19: 277–291, 2004. -1993年发现于嗜铬细胞瘤 -广泛分布于嗜铬细胞瘤、肾上腺髓质、肺、血液、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肾等 -生物学效应:舒张动脉,改善微循环,排钠利尿等 Hypertension Research (2011) 34, 1327–1332 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M) 肾上腺髓质素与血压相关性 Hypertension. 2001;38:9-12. 肾上腺髓质素与高血压 肾上腺髓质与继发性高血压 嗜铬细胞瘤 临床表现为嗜铬细胞瘤的遗传性疾病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最初报道约占嗜铬细胞瘤发病的5%~10% ,近期有上升趋势) 嗜铬细胞瘤 定义 以往:来源于嗜铬细胞/组织的肿瘤(pheochromocytoma, PCC) 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外交感副神经节 目前:根据2004年WHO定义 肾上腺髓质来源,分泌儿茶酚胺的肿瘤-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 PCC) 肾上腺外副神经节来源,分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