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冲孔灌注桩与钢管柱一体化施工创新合编.ppt

冲孔灌注桩与钢管柱一体化施工创新合编.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逆 作 法 施 工 冲孔灌注桩与钢管柱一体化施工创新 广东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一体化QC小组 2013年3月26日 汇报人:吐尔洪太潘海尔丁 简要 一、 工程概况 二、 QC小组概括 三、 选择课题 四、 设定课题目标 五、 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六、 制定对策 七、 对策实施 八、 效果检查 九、 巩固措施 十、 总结及今后打算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0883㎡,地上7层主体结构类型为钢框架,地下三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屋面标高28.55m;地下开挖深度21.8米。该工程采用整体逆作法设计施工。工程桩为冲孔灌注桩,直径为1200mm~1800mm,设计长度9.8米~16.米;共计27根桩基;竖向承重结构为钢管混凝土柱,直径为、600mm~630mm,钢管柱长度:19.05米~23.5米共计27根钢管柱。 二、QC小组概况 1. QC小组简介 QC小组内容简介 (表2-1) 课题 冲孔灌注桩与钢管柱一体化施工创新 小组名称 一体化施工QC小组 小组活动时间 2011年3月 至 2012年8月 小组成立时间 2011年3月23号 课题类型 创新型 小组注册号 GDSJ-2011-QC-03 组长 周宇 小组人数 11人 QC教育时间 48小时以上 活动频次 3次/月 审核人: 周宇 制表人: 吐尔洪太.潘海尔丁 制表时间:2011年3月23号 2. QC小组成员 序号 姓名 文化程度 职称 职务 组内职务 组内分工 1 周宇 硕士 高工 副总工程师 组长 主持小组工作 2 王佛来 本科 高工 项目经理 副组长 项目负责人 3 吐尔洪太.潘海尔丁 本科 工程师 技术负责人 副组长 技术负责人、技术协调 4 李广洪 大专 工程师 现场负责人 组员 现场总指挥 5 谢伟玲 本科 工程师 科员 组员 数据采集、分析 6 严运龙 本科 助理工程师 技术员 组员 定位控制负责人 7 郑宝玉 本科 工程师 科员 组员 定位器订制 8 蔡添林 本科 助理工程师 技术员 组员 材料试验 9 杨水榕 本科 助理工程 专职安全员 组员 安全技术交底 10 刘德扬 大专 工程师 放线、测量 组员 放样定位 11 叶伟导 本科 工程师 吊装队队长 组员 钢管柱吊装 三、选择课题 原逆作法设计图纸中,要求冲孔灌注桩与钢管柱施工时,钢管柱底部采用封底板,冲孔桩混凝土浇注至设计标高后,吊装钢管柱,利用地面定位井架定位后,插入桩顶混凝土内,插入深度为桩顶标高以下1.000米,如图(图3-1)所示。 图3-1 3.1. 问题的提出 由于设计图纸建议的“插入法”施工工艺存在钢管柱定位及垂直度控制、纠偏等方面的不足。 按照规范要求及设计说明,冲孔桩混凝土浇注至设计标高时,会出现700mm~800mm厚的浮浆,因此,实际施工时, 如图3-2所示。故此,钢管柱底端在水下定位及垂直度控制存在隐患,并无从验证垂直度。 钢管柱封底板已插入混凝土1700mm~1800mm; 具体分析如下: (1)原设计“插入法”工艺,入深度为桩顶标高以下1.000米。 钢管柱封底板已插入 1700mm~1800mm, (2)原设计“插入法”施工工艺中,桩与钢管柱混凝土分两次浇注,进入导管法浇注钢管柱内混凝土时,需要分3~5次分段拆卸导管。因此,浇注钢管柱时,浇注作业对已经定位完毕的钢管柱造成二次干扰。由于钢管柱底封底,钢管柱内注满混凝土后,钢管柱毛重达到19.6吨以上,若钢管柱发生偏移,纠偏将十分困难。 3.2、 课题确定 为了保障钢管柱底端平面定位精度及钢管柱整体垂直度,避免浇注混凝土时的二次干扰问题,QC小组通过施工方案的对比,通过分析施工方案的质量、安全、进度、经济等多项指标,选择符合规范要求及设计说明的冲孔灌注桩与钢管柱一体化施工方案。 四、设定课题目标 1. 课题目标 通过冲孔灌注桩与钢管柱一体化施工创新,一次性完成桩与柱定位与浇注工序。 2. 目标可行性分析 (1)可以通过设计验算,降低钢管柱内混凝土标号,提高冲孔灌注桩混凝土标号,增加钢管柱壁厚等手段,使冲孔桩与钢管柱混凝土标号统一,可以为一体化施工创造连续施工的基本的技术条件。 (2)特制液压千斤顶组合定位器,提出新的定位工艺及垂直度控制措施,与现有的导管法浇注工艺结合,并编写专项施工方案后予以实施。 (3)严格把关施工团队技术交底工作,可确保技术方案顺利实施。 (4)经过定位精度质量、施工安全、整体进度、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