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9.辛亥革命.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辛亥革命.doc

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案 辛亥革命 制作人:常庆仕 教学目标: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背景 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与掠夺。 以往救国主张和实践的失败,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只有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才能使中国富强。 酝酿 组织准备: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同盟会。 思想准备: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军事准备: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革命时机日趋成熟。 武昌起义 时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结果:成立了__________,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政体为“五族共和”。 影响:武昌起义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以五色旗为国旗。颁布《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清朝的覆灭 1912年2月,清帝退位,清朝覆灭。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辛亥革命的成败目标 结果 评价 直 接 目 标 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以挽救民族危亡 直接推翻了满清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根 本 目 标 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改变 基本认识:一般认为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标和预定目标是否实现,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根本目标和预定目标,以这个标准衡量辛亥革命,我们可以说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历史事件本身就具有复杂的多样性,只有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辩证地看待,才能对它作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认识 (1)制定目的 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目的),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目的)。 (2)主要内容 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人民拥有民主自由权利——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确立民主共和制度;实行责任内阁制——防止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制度。 (3)评价 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临时约法》体现了启蒙思想的主张:如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孟德斯鸠);人民主权(卢梭);天赋人权(伏尔泰)等。 (2011·江苏高考)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2011·海南高考)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  )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为纪念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某历史课题小组将一课题分为如下四个子课题进行研究,即政府、党派纪念辛亥革命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民间组织与社会大众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与认识,对海内外辛亥革命阐释的学术进程及学派的再认识,纪念空间与辛亥革命记忆。你认为该课题的名称最为准确的应该是 (  ) A.辛亥革命的百年记忆与阐释 B.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C.武昌起义的整理与研究 D.辛亥革命史事长编 “在先进的国家,革命引起观念;在落后的国家,观念引起革命”,罗素的这一观点在中国近代开始出现是在 (  ) A.鸦片战争后 B.辛亥革命后 C.新文化运动后 D.五四运动后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象‘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治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治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史观不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也不相同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