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代思想史(普通).doc
嘉道之际经世思潮
经世思想
中国儒家知识分子特有的,以积极入世的价值观、政治本位的人生观、佐君教民的事业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
《近世中国经世思想论文集》 读书中文网、国学数典、百灵书库
经世思想其实一直存在,只是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面貌。
原因:
内忧外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正加紧侵略中国(鸦片)
清代由盛转衰,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加深
学术流变
宋学地位变得极低,学者们认为只有两议的经学才是纯 的。
乾嘉汉学的日趋衰落促使进步思想家和文人学者将视线从古代典籍转移到社会现实中来。
乾嘉汉学是以古代典籍作为自己的惟一研究对象,其考据十分繁琐
面对社会危机,它不能作出应有的反应,更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走向衰落。
今文经学的兴起为主张变革的人们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议政工具。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是经学中的两大派别,都以儒家经典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两个派别产生于汉代,东汉以后古文经学占统治地位,今文经学逐渐衰落下去。
古文经学注重于研究儒家经典的篇章结构、音韵训诂、典章制度,而今文经学则侧重于探求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以便于援经议政。
今文经学在清代复兴,其奠基者为庄存与,他的两个外孙刘逢禄和宋翔凤继其学,大力复兴今文经学,龚自珍、魏源都是从刘逢禄学习并转向今文经学的。
统治者的提倡
嘉庆帝推行改革与清政府无力严格控制思想界,也是经世思潮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康、雍、乾时期,清王朝的统治趋于强固,封建的思想文化控制十分严酷,政治上的高压与文化上的专制,窒息了人们的社会思想,同时也孕育着社会的危机,乾隆末年,农民起义风暴开始掀起,文化专制开始有所松动,嘉庆即位开始,也宣布广开言路,这为知识分子提供了一点儿喘息的机会,从而促进了士人经世意识的觉醒。
主要代表人物
经世思潮的代表人物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官声政声卓著或以重要论著启迪后人的督抚大吏。主要有陶澍、贺长龄、林则徐、阮元、松荺、徐继畬等。
一类是切于时务的下层官吏与文人学者。主要有龚自珍、魏源、姚莹、包世臣、徐松、张穆、何秋涛、梁廷枏(nan)、沈子敦等。
陶澍
贺长龄、林则徐、魏源、徐继畬。。。。。。
他们中很多人都担任封疆大吏,而且多是南方人,并且这些代表汉学、经学的代表都有。
由于他们身份地位不同,所做的工作、贡献也不尽相同。
主要内容
批判现实
清初:关注的是学术本身
嘉道:注重现实,涉及范围很广
当时政治上吏风败坏,经纪商豪强兼并、贫富悬殊,文化上批判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当时弊端丛生。)
改革弊政
当时代表人物在批判现实同时也提出一些方案,集中在:漕粮、盐务、河工三大政和改变吏风士习,造就有用人才两方面。
河工:魏源提出让黄河改道,并断言即使人工不使它改,再一次泛滥它也会自然改道。
研究边疆史地(西北、东南沿海)
《海国图志》《瀛环志略》倾向于研究当代史(本朝史)
学习西方
《四洲志》林则徐 《海国图志》 梁廷楠(枏)《海图四说》
由此看出,正慢慢走出“中心意识”的禁锢。
评价
鸦片战争前,经世思潮主要解决当时政府面临的弊政,并没有超出传统经世之学的范围,鸦片战争后,经世思想家门提出了要想学习西方,必须引进其先进技术(主要是军事技术),这种观念上的改变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当然他们在提出学习西方时并没有完整系统的规划,仍带有浓厚的儒学特征,只在传统文化与西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起到一承上启下作用。
观点(各个学者对经世思潮的评价)
吴彦南:外在强弱变化主宰了经世之学的变化发展。
袁伟时:《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
郭汉民:《晚清社会思潮研究》
高翔:《近代的初曙: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
王宏斌:《关于经世致用思潮的几点质疑》——《史学月刊》2005.7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魏源思想简介:
生平和著作
(1794——1857)字默深(近代学者一半都称呼他们的字,很少直呼其名),湖南邵阳人,21岁时随父亲去北京接触了许多学者(宋学、汉学、今文经学),其中直接求教于刘逢禄(今文经学)等三位著名学者(胡承珙【汉学】、姚学塽【宋学】)
在这一时期他以博闻强记而著称。
1825年,受聘于贺长龄幕使。
1845年,中进士,任历江苏东台、兴化知县,升高邮知州。
后厌倦官场,倾心于佛学,专注于学问,1857年逝于僧舍。
著作:《海国图志》(史地著作)《默觚》(政治哲学著作)
《古微堂丛书》 今文经学著作:《书古微》《诗古微》《公羊古微》《董子春秋发微》
主要思想
经学:以经术为治术
他曾仰慕姚学塽的学识,欲拜其为师,但失败,留下遗憾。他指责戴震对他老师不尊重,认为《水经注》剽窃太多,鉴于这种立场,汉学的领域并不很接纳他。
他对董仲舒的今文经学尤感兴趣,写《古史发微》,在他看来,做学问应“先立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糯米食品深加工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14版).doc
- 中国纤维板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盈利预测报告(2013-2018).doc
- 中国纺织标准汇编.doc
- 中国经济 房地产.docx
- 中国经济地理(选修课).doc
- 中国经济思想史专题讲座.doc
-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创始与发展优势论析.doc
- 中国美学史大纲_叶朗xiugai.doc
- 中国美学史大纲笔记.doc
- 中国美学史笔记.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