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试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基础;§6.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6.1.1 氧化值; 确定氧化值的规则: ;例:;配平原则: ① 电荷守恒:氧化剂得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数。 ② 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总数相等。; 配平步骤: ①用离子式写出主要反应物和产物(气体、纯液体、固体和弱电解质则写分子式)。 ②分别写出氧化剂被还原和还原剂被氧化的半反应。 ③分别配平两个半反应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各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各自相等且电荷数相等。;例1:配平反应方程式;+;例2:配平; ①×28+②×3得;解:;酸性介质: 多n个O+2n个H+,另一边 +n个H2O;§ 6.2 电化学电池;6.2.1 原电池的构造;/Cu;电极的电势 产生的原因:将金属放入其盐溶液中时有两种倾向存在:;Mn+ 浓度越高 Mn+得电子能力越强 金属板上沉积较多带正电荷的金属离子,溶液带负电荷形成双电层产生电势差; 当溶解与沉积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时, 在金属与溶液间形成了双电层,产生的电势差——电极电势 影响E的因素: ① 本性 ② 离子浓度 ③ 温度;;‖; 例: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并以原电池符号表示。;* 6.2.2 电解池与Faraday定律;例如,铜电极,Z = 2,析出铜的质量;6.2.3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6.2.4 原电池的最大功与Gibbs函数;§6.3 电极电势;6.3.1 标准氢电极和甘汞电极;2. 甘汞电极(SCE);); 6.3.2 标准电极电势;);① 采用还原电势;;标准电极电势表;标准电极电势表;m; ;1;6.3.3 Nernst方程;=;);); ;V;,;0.222V;V; ;解:; ;0.55V;小结:;?;解:;0.0265V;思考:;KCN;L;0.36V; ;§ 6.4 电极电势的应用;6.4.1 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6.4.2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例1:判断在酸性溶液中H2O2与Fe2+混合时,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若能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进行?;V;0;6.4.3 确定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限度; ;试求AgCl的溶度积常数。;0.5769V; 6.4.4 元素电势图;1.判断歧化反应能否发生;+);Z;(2)判断哪些物种可以歧化?;解:(1);(2);V; 思考题 298K时,在Ag+/Ag电极中加入过量I?,设达到平衡时[I?] = 0.10 mol·dm-3,而另一个电极为Cu2+/Cu,[Cu2+] = 0.010 mol·dm-3,现将两电极组成原电池,写出原电池的符号、电池反应式、并计算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 (Ag+/Ag) = 0.80 V, (Cu2+/Cu) = 0.34 V,Ksp(AgI) = 1.0 ? 10-18; E(Cu2+/Cu) = 0.34 + (0.0592/2) lg(0.010) = 0.28 (V) E (Ag+/Ag) = 0.80 + (0.0592/1) lg(Ksp / [I?]) = 0.80 + 0.0592 lg(1.0 ? 10-18/ 0.10) = -0.20 (V) 所以原电池符号: Ag, AgI(s)│I?(0.10 mol·dm-3)‖Cu2+(0.010 mol·dm-)│Cu(s) 电池反应式: 2Ag + Cu2+ + 2I? = 2AgI + Cu (AgI/Ag) = (Ag+/Ag) + 0.0592 lg Ksp(AgI) = 0.80 + 0.0592 lg(1.0 ? 10-18) = -0.26 (V) = 0.34 - (-0.26) = 0.60 (V) lg = / 0.0592 = 2 ? 0.60 / 0.0592 = 20.34 所以平衡常数 = 2.2 ? 1020;本章小结;4 电极电势的应用 5 几个重要的公式;本章作业 P214-217 10、12、13、18、20、21 已知 (Pb2+/ Pb ), (PbSO4/ Pb )= ? PbSO4 + H+ + 2e = Pb(s) + HSO4-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