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首饰:珠圆意满,光华灿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丝路首饰:珠圆意满,光华灿烂.doc

丝路首饰:珠圆意满,光华灿烂 随着丝绸之路的贯通,多种多样的珠宝经过东西贸易来到西域,丝路首饰掀开了更加璀璨、华美的篇章摄影/叶金   精美的首饰,从古至今都是牵动人心的美妙精灵,无论坚硬的石块如何难以驾驭,都不能阻止人们探索创造的欲望和追求。于是上万年前的石器时代,人们在制造石器工具历程中,逐渐把自己心灵的意向与美丽的石头、动物骨骼、植物籽实等坚硬而不易腐朽的物质交融在一起,用饱满的激情创造性地打磨、雕琢、串联出一串串精美圆润的珠宝艺术童话。当冶金技术发明后,人们又通过金属矿石在火的历练中化石成水的现象,发现了自然宝藏相互交织的神奇变化:坚硬的矿物质变为柔和流动的液体,在坚实与柔韧的转换中,凝结为光华灿烂的金属;通过工匠们高超的技艺,幻化为绚丽的首饰。至西汉,随着丝绸之路的贯通,多种多样的珠宝经过东西贸易来到西域,丝路首饰掀开了更加璀璨、华美的篇。 首饰饰品缠绕在女性的颈间、指尖,衬托美貌,舞出一世芳华。摄影/孙洁   在西域史前至汉晋时期的文化艺术史上,有一类文化艺术一直以光华灿烂的面目呈现,那就是珠宝荟萃、华彩荣光的首饰文化艺术。我们所说的首饰,特指佩戴装饰在人身上的珠宝饰件。这些饰件在西域石器时代的早期历史阶段,大多取材于自然界各类矿物石料、动物骨骼牙齿、植物籽实、海洋类生物(如贝壳)等。当金属冶炼技术发明后,各类金属如黄金、白银、铜、铁等也都被用于首饰工艺品的加工创作中,但原有传统的宝石玉器及骨骼海贝类制品也在继续发展。   探索不朽的首饰神奇王国   众所周知,西域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蕴含着丰富的矿藏,矿藏中包含的奇珍异宝―――各种宝石可能早在石器时代已经被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们所认识并使用。人们为制造生产工具,把关注的目光投入千姿百态的石头王国,并不断发现那些闪烁着自然光华的宝石玉材,于是宝石玉材逐渐被视作自然界神明的化身而膜拜,并用坚忍的意志和信仰的精神雕琢打磨,当一粒粒圆融的珠串被打造完成后,人们感念与追随自然神奇造化的崇高精神意愿也饱含浸透其中。   西域青铜时代晚期,也就是距今3 000多年前,玉器宝石加工雕琢品在昆仑山麓克里雅河流水墓地被发现,据说是目前时代最早的昆仑玉制品。这件被琢磨光滑平整的扁圆形饰件,保持着圆形平面的完整性而把穿孔的开凿点选在了扁圆形玉器的上下两端,这样无疑增加了开孔的难度,却成全了玉器整体的美感。我们无法想象在生产力落后的远古时期,人们是怎样把坚硬的玉石凿穿的,其中融入了人们多少饱满而旺盛的精力与探索自然神奇的情怀!   在塔里木盆地东部的罗布泊古墓沟、小河墓地,美丽的玉珠被串在色彩艳丽的毛线上做成最简单的手链,人们发现它们时,正被戴在逝者的手腕上。仅仅为了好看吗?问题可能不是这样简单。对自然神奇创造力的崇拜,早已变成虔诚的信仰,激励着人们不断探索的意志和精神。虽然目前我们无法探知西域先民们具象的思想观念,但透过西亚远古文明的神话记录,我们也可以感悟自然世界宝石玉材对人们精神的启示:古西亚神话中的英雄吉尔伽美什,在做穿越死亡的旅行时,经过神异的“石间之园”,“他匆忙赶来,丛林现于石间:光玉髓带来果实,其实累累美不胜收。天青石枝叶繁茂―――丰美异常景象喜人”。在远古人类的思维中,世间的一切美好事物都是有智慧的生命体,美玉具有神奇的功能,能够愉悦诸神,降益于人类并帮助人们躲避灾害,所以他们才不惜花费工夫雕琢打磨。 昆仑山克里雅河流水墓地发现的扁圆形玉器饰件   除了无机世界坚硬的石头给人不朽的感觉之外,有机世界里人及动物的骨骼、海洋中的贝类也给人们留下了不易腐朽的深刻印象,成为人们制作首饰品的另类材料选择。孔雀河流域的铁板沟和古墓沟墓地,分别发现了两串用骨材制作的特长串项链,铁板沟项链是串珠制作成长长的骨管状串联在一起,古墓沟项链串珠则是一粒粒细小的骨珠。当时的西域先民在万物有灵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生命个体的魂魄隐藏在骨骼中”的意识。精巧的骨雕做成的串珠饰品,一方面反映出畜牧文化内涵的代代传承,另一方面,人们花费巨大的精力雕琢骨珠骨管,也似乎透露出对骨头某种物质(不易腐朽性)与精神属性(藏魂纳魄)的信仰。   海洋中的贝类也很早就被人们当做装饰品使用,新疆各地早期文化遗存中都发现有或散落或串联成串的贝壳项链,典型如山普拉古墓地发现的用5颗贝壳、一颗琉璃料珠串在一起的手链。有研究者认为西域古代人类使用的贝壳,有些是来自于遥远的东海海岸。鄯善县洋海古墓出土的著名萨满古尸,其额头上佩戴的毛绦带上缝缀着两、三个一组的海贝。显然,贝壳不仅仅是为了装饰的作用,而且被赋予了某种魔法的意义。前苏联人类学家在哈萨克斯坦等地进行的民族学调查对于海贝有一种说法:“货贝―贝壳被称作热兰巴斯(蛇头),也被认为具有有效护卫的作用,把它们缝在儿童的衣服上,系在摇篮上。在亚洲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