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1 第3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pptVIP

(重庆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1 第3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1 第3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

返回目录 第3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训练vs 检测 ★(1)请赏析“穿云入坞寻游伴”一句的妙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词人骑驴时而绕行云雾缭绕的山径,时而进入峦嶂如屏的坞堡,去寻访游伴。(1分)“穿”“入”“寻”三个动词充分表现了词人一心寻春的浓厚游兴,(1分)也体现了词人不畏云雾迷茫、谷壑幽深而探奇览胜的精神。(1分) * 返回目录 第3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训练vs 检测 (2)下片写作者自己孤身栖居山寺所感,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栖居孤寺,清寂素雅,东风送暖,春光融融,写出了词人怡然自适的心境。(2分)松涛悲鸣,吹断梦境,夕阳照窗,睡意未足,隐隐透露出词人身虽悠闲而内心不平静的精神状态。(2分) * 返回目录 第3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训练vs 检测 [读懂诗歌] 正月十五元宵节彩灯已经收起后,山南山北的山花争奇斗艳,撩惹行人。春雨过后,听说洊亭溪水满,郊野格外清新。我骑着毛驴野游,不畏云雾迷茫,不避谷地低湿窈深,不计山路崎岖回环,而去寻访游伴,探奇览胜。东风骀荡,春光融融,我游兴已尽,回归山寺,拂拭僧床,撩起白色的帷帐,就床而卧,渐渐沉入静谧的梦中。不知何时,山间的一派松涛之声,让我从酣梦中惊醒,抬眼望去,红日照临西窗,我的睡意犹未足。 * 返回目录 第3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训练vs 检测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 留别王维①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②。 当路谁相假③?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 ①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这首诗便是临行前留给王维的。②违:分离。③假:提携。 * 返回目录 第3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训练vs 检测 (1)诗中“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落第后,知音稀少、无人理解的寂寞与艰难。(1分)表达出作者面对世态炎凉、人情如水的严酷现实的辛酸、愤懑之情。(2分) * 返回目录 第3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训练vs 检测 ★(2)清人沈德潜评价孟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请结合诗歌颔联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颔联中,“欲寻芳草去”表明了他归隐的思想,“惜与故人违”反映出他与王维感情的深厚。一个“欲”字,一个“惜”字,充分显示出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与斗争。(2分)诗句中没有华丽的辞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但却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颇为深刻。(2分) [读懂诗歌] 这样寂寞还等待着什么?天天都是怀着失望而归。我想寻找一处幽静山林在那里归隐,又可惜要与老朋友分离。当权者有谁肯能援引我呢?知音人在世间实在是稀少。我想我只应该守着寂寞了此一生,关闭上柴门与人世隔离了。 * 3.华美绚丽 其特点是常常借用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来表现奇幻的情思,常表现在运用典故上。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晓梦”与“春心”,表现诗人的多情易感;“蝴蝶”与“杜鹃”,引起读者翩飞、悲啼的联想;“月明”与“日暖”,引人入苍凉寥廓、温丽凄迷的情境。诗人化实为虚,连用四个典故,以四幅清丽、静谧、迷离而又含带凄切的景象,寓托自己的遭遇和心情意绪,使人既难以指实言明却又有所感知,从而吟咏于口而思索于心。 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 第3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 4. 委婉含蓄 这种风格的诗往往不直接把意思说出来,或借景抒情,用景物的色彩与特征暗示(烘托)个人的情感;或语意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或用典故,借古人的事抒自己的情;或在对比中表达个人情感态度;或托物起兴,寄托个人情感(或讽喻等)。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红”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为花醒,为花憎风恨雨,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开的惋惜之情。 返回目录 考点vs 技法 第3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 5.婉约细腻 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