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水闸的外观造型设计及加固设计.doc
谈水闸的外观造型设计及加固设计
本文要点:就水闸设计中的外观造型设计及加固设计中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提高水闸运行安全, 从而改善水闸运行功能等进行了阐述。以底板部位易出现的问题入手,对如何进一步控制混凝土质量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水闸;外观造型设计;底板;除险加固工程
1 水闸外观造型设计
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物的外观造型、环境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水闸就坐落在水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一座工程应当成为一处人与自然结合的景观。但多数水闸的造型设计跟不上时代步伐,这也是水闸设计中应当着重研究和加强的问题。水闸型式的选择, 一定要结合当地地形、地质、河道特性、施工管理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综合考虑, 不可盲目地追求新颖闸型。在方案比较阶段应优先考虑常规闸型, 其次是特殊闸型。
1.1 整体式水闸
整体式水闸是一种传统的常规闸型, 优点是闸底板和闸墩固接在一起, 即使闸体或闸基产生微小的变形和位移, 不影响闸门的启闭和运用, 故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次闸室两侧采用岸墙结构显得总体布置紧凑,两岸形成的裹头有利于阻滞和削减地下水侧向绕渗和接触渗流。缺点是体积、设计工作量和施工难度较大。
50年代修建的水闸均为整体式。这种闸型除在窄深式河道或有特殊要求的条件下采用外, 一般情况采用较少。不过这个时期修建的整体式水闸同50年代相比, 已有所不同。50年代修建的整体式水闸, 其闸室两侧均设空箱岸墙做为闸室与回填土之间的过渡。后来修建的整体式水闸取消了空箱岸墙, 使边墩兼做挡土墙用。为了减小边墩和上下游翼墙的土压力, 一般都采取了适当的减载措施, 如局部降低靠近边墙附近的回填土高度等。概括起来, 整体式水闸是一种基本的闸型, 适用于各种地形地质条件, 在进行方案比较尤其是水闸孔数较少时应优先予以考虑。
1.2 河床式闸型
河床式水闸与整体式水闸相比, 是一种新式闸型。通过水工试验和近40年来的运用实践, 这种闸型将闸室结构改为分离式, 使通常采用弹性地基梁计算的整体式结构转化为简单的悬臂梁, 从而大大减少了设计工作量。其次这种闸型取消了高大的岸墙和土压力计算, 解决了由于边荷载过大而引起的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此外它还具有工程量小、施工方便和宣泄大流量时闸前水流流态较好等优点。但也发现少数闸孔开启时下游回流较大和两侧边坡因底部轮廓规则顺直易引起接触渗透变形等间题, 尤其是后者应特别给予重视。为此, 运用时一定要先将中孔全开后, 再开启边孔。河床式水闸适用于宽浅式河道, 尤其是对于滩地
行洪的复式河槽采用这种闸型更为有利。对于窄深式河道, 若采用河床式布置则由于两侧边孔孔数过多, 经济上不一定合算, 再说蓄水位过高将使两岸的绕渗问题更为突出。
1.3 粉细砂地基建闸
粉细砂地基的承载力较高, 一般均能满足建筑物的要求。粉细砂地层的渗透性强, 在水流作用下极易产生管涌、流砂等渗透变形破坏, 因此对建筑物的危害极大。为了防止和消除粉细砂地基渗流变形对水工建筑物的危害, 在修建建筑物时应将闸室上游防渗段范围,包括渠底和边坡下部的粉细砂层采用换土法修筑人工粘土铺盖, 或者采用垂直防渗措施, 并在闸下排水范围做好反滤, 以防粉细砂粒被渗透水流带出。
2 水闸底板混凝土的分析
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中,水闸的加固设计应用很广,也是非常重要的,水闸的重点部位例如底板、闸墩等混凝土的控制分析也就变为尤为重要了。其中,底板部位易出现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工程界。该问题的出现,给水闸工程带来了多方面不同程度的危害,所以在进行水闸设计时,一定要根据闸址附近的地形、地质条件和水文、施工、管理等因素,认真研究,合理布置。
目前在对待混凝土底板结构问题上,一般是允许出现裂缝,而对其宽度进行一定的限制,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不使用环境和要求下的混凝土建筑物的裂缝宽度有不同的控制标准。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允许裂缝宽为0.2-0.3毫米,在对待裂缝问题上提出限制与允许的两种方法。变形变化引起的约束应力首先要求结构所处的环境能给结构以变形的机会,即变形得到满足,则不会产生约束应力。
在全自由状态下,结构可以有任意长度、任意温差不产生约束应力,因此给结构创造自由变形的条件就是允许原则。在实际工程中, 全自由的理想状态不易做到,但是可减少约束,释放大部分变形,使之出现较低的约束应力;当结构处于全约束状态,要让任意长度不设伸缩缝亦不开裂,则只须所选用的结构材料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和极限拉伸即可。该设计原则称为限制原则。一般说来,对于限制原则,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储备;采取允许原则,必须有充分的变形余地。现在一般认为,混凝土建筑物不出现裂缝是不可能的,或是很困难的。防止裂缝出现,在材料、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研究, 但还不够完善或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在水工结构工程中,以限制原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注册测绘师法律法规重点记忆手册.pdf
- 玻璃雨棚施工方案.docx VIP
-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沪教牛津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沪教牛津版Module4测试卷.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度甘肃省合作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一次函数)汇编专项测试练习题(解析版).docx
- (初中数学)典型中考数学动点问题试题专题复习讲解汇总.doc VIP
- 护理读书的报告范文的共篇.doc VIP
- 沪教牛津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沪教牛津版期末测试卷.docx VIP
- 国家开放大学《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章节测试参考答案.pdf
-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2025年初三最后一考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