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武隆县某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市武隆县某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

重庆市武隆县某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一)概述 ? 武隆某隧道位于重庆市武隆县境内,起讫里程DK188+687~DK198+085,全长9398m, 是渝怀线第二长大隧道。辅助导坑设置:在DK191+900 线路右侧设长396m 横洞一处,在横洞内距正洞中线右侧20m,向出口方向设1406m 平导,在出口正洞左侧设 2415m 平导一处。 ? (二)本隧道特点 ? 1、隧道长、工期紧,通风、运输困难; ? 2、地质复杂,进口段为古滑坡体,隧道穿越涌水、岩爆、高地温、瓦斯等不良地质地段; ? 3、横洞口无场地,出口正洞与平导两洞口相距185m,洞口场地布置困难; ? 4、洞口段均下穿公路。进、出口位于居民区,施工干扰大。 ? (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气象条件 ? 1、地形、地貌 武隆某隧道,线路沿乌江峡谷,傍乌江右岸而行。沿线属中低山地貌, 山脉标高500~800 米,相对高差200~500 米,自然横坡30~50O 。沿线地形起伏较大,属中低山地貌,基岩大部分裸露,植被条件较好。进口1773m 埋深较浅。 ? 2、地质构造 ? 武隆某隧道位于武隆向北西翼,单斜构造,岩层走向N15°~60°E/S E,倾角12 °~36°,个别为北西向倾北东,节理以垂直节理为主。 ? 3、工程地质 ? 武隆某隧道地质复杂,不良地质地段较长。由进口向出口地质条件依次为: ? (1)DK188+687~DK192+080 段:隧道进口端为古滑坡体,坡崩积块、碎石土,厚5~ 40m, 洞身为滑坡堆积体,主要是块石土,厚30~70m, 下伏志留系下统罗惹坪组之页岩,岩性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该段岩层倾角缓,涌水量约3400T/d。DK189+300~+500 段浅埋,易塌方冒顶,地表水易下渗。DK188+687~DK190+460 段1773 米,隧道埋深较浅,均为Ⅳ、Ⅴ级围岩,地质条件差; ? (2)DK192+080~DK193+230 段:洞身为灰岩,可能揭穿暗河,洞内平时涌水量达7 万T/d, 雨洪期会成倍增加。DK192+090~+110 段,地下水具硫酸盐侵蚀,该段含瓦斯,可能存在大股状涌水。 ? (3)DK193+230~DK195+790 段: 洞身绝大部分为灰岩,涌水量5000T/d 。DK193+230~+580 段P2W底部含煤,瓦斯含量高,有产生瓦斯突出的威胁。DK193+240~ +270 段地下水具硫酸盐侵蚀性。DK193+230~280段P2W/P1M 及DK194+000~+280 段T1f/P2C地层分界线附近可能存在大股涌水。DK192+100~DK195+050段埋深大于500m,应注意岩爆及高地温。 ? (4)DK195+790~DK196+210 段:围岩以盐溶角砾岩为主,钙、泥质胶结,易塌落,地下水具硫酸盐侵蚀性。 (5)DK196+210~DK198+085 段:出口段岩层风化层厚,为顺坡层。DK197+466~ ? +730 段钻孔揭示有煤层,含瓦斯,地下水具硫酸盐侵蚀性。 ? 4、地震基本烈度:六度 ? 5、气象特征:本标段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暖夏热,湿度大,无霜期达11 个月。年平均气温17.4℃,极端最低气温-3.5℃,极端最高气温41.7℃,年平均降雨量1087.2 毫米,年平均风速4.6m/s。最冷月为1~2 月,最热月为7~8 月,5~8月降雨量约占年降雨量的40%。 ? (四) 工程设计 ? 隧道进口至横洞段长3 213m。其中进口段1773 米,起讫里程DK188+687~DK190+460, 隧道埋深较浅,均为Ⅳ、Ⅴ级围岩,地质条件差,采用Ф25 中空注浆锚杆、喷砼、喷钢纤维砼、格栅钢架施工支护,模注砼、钢筋砼衬砌。洞口段DK188+690~+765 段进行地表注浆加固,设长管棚注浆超前支护进洞。 ? 隧道出口至横洞段长6185 米。出口段70m 采取旋喷桩加固,明挖法施工。除洞口段约300m 围岩较差外,其余地段大多为II、III级围岩。 ? 横洞长约396m,洞口270m 断面为696×580cm,之后分别向隧道进、出口开辟工作面。其中向进口方向按无轨运输,断面为53 0×573cm;向出口方向按有轨运输,断面为平导断面。在喇叭口段,有轨及无轨车道各设50m 会车道。横洞进洞拱部采取大管棚、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措施。 ? 平导设计: Ⅱ、Ⅲ级围岩单车道及Ⅱ级错车道衬砌采用锚喷衬砌,Ⅲ级(错车道)、Ⅳ、Ⅴ级单车道采用模筑砼衬砌。净空(宽×高):单车道300×325cm,错车道442× 379cm。开挖断面尺寸(宽×高):Ⅴ级模筑380×385cm,Ⅳ级模筑370×380cm,Ⅲ级锚喷310×343cm, Ⅱ级锚喷310×340cm, Ⅲ级错车道模筑502×429cm, Ⅱ级错车道模筑4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