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工程检测技术:喷射混凝土质量检验.doc
隧道工程检测技术:喷射混凝土质量检验
喷射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
(一)抗压强度试验
1.检查试块的制作方法
(1)喷大板切割法
在施工的同时,将混凝土喷射在45cmx35cmxl2cm(可制成6块)或45cmx20cmx12cm(可制成3块)的模型内,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加工成10cmx10cmx10cm的立方体试块,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28d进行试验(精确到0.1MPa)
(2)凿方切割淡
在具有一定强度的支护上,用凿岩机打密徘钻孔,,取出长约35cm、宽约15cm的混凝上块,加工成10cmxl0cmxl0cm的立方体试块,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28d,进行试验(精确到0.1MPa)。
2.检查试块的数量
隧道(两车道隧道)每10延米,至少在拱部和边墙各取、组试样“,材料或配合比变更时另取一组,每组至少取3个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3.满足以下条件者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1)同批(指同一配合比)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不低于设计强度或C20。
(2)任意一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80%。
(3)同批试块为3~5组时,低于设计强度的试块组数不得多于1组;试块为(一16组时,不得多于两组;17组以上,不得多于总组数的15%。
(二)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检测
1.喷层厚度可用凿孔或激光断面仪、光带摄影等方法检查。
(2)检查断面数量。每口延米至少检查一个断面)再从拱顶中线起每隔2m凿孔检查一个点。
(3)每个断面拱、墙分别统计,全部检查孔处喷层厚度应有60%以上不小于设计厚度,平均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1/2。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喷层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的最小厚度,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不应小于6cm。
(三)喷射混凝土与园岩粘结强度试验
1.检查试块的制作方法
(1)成型试验法
在模型内放置面积为10cmX10cmx厚5cm且表面粗糙度近似于实际情况的岩块,用喷射混凝土掩埋。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加工成10cmxl0cmX10cm的立方体试块,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28d,用劈裂法进行试验。
(2)直接拉拔法
在围岩表面预先设置带有丝扣和加力板的拉杆,用喷射混凝土将加力板埋人,喷层厚度约10cm,试件面积约30cmX30cm(周围多余的部分应予清除)。经28d养护,进行拉拔试验。
(四)喷射混凝上粉尘、回弹检查
按《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规定。
(五)其它试验
当有特殊要求时,对喷射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项目应进行试验。
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评判
(一)匀质性
喷射混凝上强度的匀质性、可用现场28d龄期同n组试块抗压强度的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V n表示。
(二)抗压强度
1.同批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以同批标准试块的强度代表值来评定。
2.每组试块的强度代表值为3个试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精确到0.1MPa)。
3.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合格标准
(1)当同批试块组数n=10时,应以数理统计方法按下述条件评定:
Rn一KiSn≥9R
Rmin≥K2R
(2)当同批试块组数n10时,可用非统计方法,按下述条件进行评定:
Rn≥1.15R
Rmin≥0.95R
?
1 / 1
1 /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铁路局招聘考试《铁路基础知识》100题及答案.docx
- 《QSY1237-2009-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pdf
-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实验题】(试题)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科版.docx VIP
- 农旅融合: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双赢.docx VIP
- 技术标书技术方案(完整资料).pdf VIP
- 13G311-1: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pdf VIP
- DB21_T 1565-2015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pdf
- 夏季防暑降温施工方案_夏季防暑降温施工方案夏季防暑降温工作方案.pdf VIP
- 危重症患者口渴的护理PPT.pptx
-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下《12.2滑轮》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