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欢迎进入兰州大学数字化学习中心.ppt
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 一、生产性粉尘的概念、来源、分类 (一)生产性粉尘的概念 生产性粉尘(productive dust)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二)生产性粉尘的来源 1.固体物质的破碎和加工 2.物质的不完全燃烧 3.蒸气的冷凝或氧化 4. 二次扬尘 (三)生产性粉尘的分类按性质可分为三类。 1.无机粉尘 2.有机粉尘 3.混合性粉尘 二、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卫生学意义 (一)粉尘的化学组成 (二)浓度和暴露时间 (三)分散度 (四)硬度 (五)溶解度 (六)荷电性 (七)爆炸性 三、生产性粉尘的危害 1.局部作用 2.全身中毒作用 3.变态反应 4.其它(致癌、光感性皮炎、感染等) 5.致纤维化作用 四、尘肺 尘肺(pneumoconiosis) 是指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职业病名单:尘肺(13种) 1矽肺 2煤工尘肺 3石墨尘肺 4碳黑尘肺 5石棉肺 6 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 8云母尘肺 9陶工尘肺 10铝尘肺 11电焊工尘肺 12铸工尘肺 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尘肺病的病理改变 结节型:病变以尘性胶原纤维结节为主,伴有其他尘性病理改变的存在。如矽肺和以矽尘为主的混合性尘肺。 弥漫纤维化型:病变以肺部的尘性弥漫性胶原纤维增生为主,伴有其它尘性病变。如石棉肺及其他矽酸盐肺。 尘斑型:病变以尘斑伴有灶周肺气肿为主,并有其他尘性病理改变的存在。如单纯性煤肺和其它碳系尘肺,以及若干金属尘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资料:矽肺的“工龄”一般是8-10年,煤肺的“工龄”一般在15-20年左右,石棉肺的“工龄”最短,一般只有5-8年。但在高浓度的粉尘环境中,如果二氧化硅的含量达到80%,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引起急性矽肺。 尘 肺 病 的 诊 断 病因学诊断 胸部X线诊断 鉴别诊断 功能诊断 关于尘肺病诊断标准和标准片 1.第一个标准(1963年) 2.第二个标准(1986年) 3.第三个标准(1999年) 尘肺病在胸部X线上的表现 1.小阴影 2.大阴影 3.肺门改变 4.胸膜改变 尘肺病新诊断标准(分期)1999年制订 分期 :三期 胸部X线在尘肺病诊断上的应用 1.胸片投照质量的要求 2.胸片质量的分级及评比标准 CT和高分辨CT(HRCT)在尘肺病诊断上的价值 鉴 别 诊 断 1.肺结核病 2.肺癌 3.胸膜间皮瘤 4.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5.结节病 6.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7.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8.肺泡微石症 9.肺真菌病 10.铍病 治 疗 目前尚无根治的办法 治疗比不治疗能明显延长病人寿命,改善生命质量 抗纤维化药物的临床疗效远逊于动物实验疗效 尘肺治疗的希望在中国 尘肺病综合治疗四大原则 去除病因,加速SiO2 粉尘从体内排出 抑制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改善肺功能,增强全身抵抗力 防治并发症 早期诊断途径 X线影象学方面CT、HRCT、数字影像、支气管镜显微摄影 CT及B超引导下的肺活体穿刺 电脑用于诊断尘肺病的创新开发与完善 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尘肺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和细胞凋亡的研究与探讨 炎性因子(TNF、IL-6、MIP-I、MIP-II、白三烯B4) 促肺纤维化因子(TNF-a、TGF-β、PDGF、IGF-1、HGF) 尘肺的预防 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组织措施 技术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 卫生保健措施 2005年卫生部共收到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港、澳、台)各类职业病报告12212例,其中尘肺病病例报告9173例,占75.11%,尘肺病例死亡966例。?截至2005年,尘肺累积病例607,570例,其中存活病人为470,089例。 矽肺和煤工尘肺仍是最主要的尘肺病,分别为4358例和3967例,两者共占尘肺病例总数的90.8%;其次是水泥尘肺177例、石棉肺170例和电焊工尘肺148例。尘肺新病例主要来自煤炭行业的有4477例,占48.80%;其次是冶金行业905例,占9.87%。 尘肺病例数据分析表明,尘肺病发病工龄在缩短。21个省份共报告了接尘工龄在2年以下的尘肺病例211例,最短接尘时间不足三个月,平均发病年龄40.9岁,最小发病年龄20岁。1971例实际接尘工龄在10年以下,占?21.49%。急性尘肺病集中发生在金矿采挖、石英砂粉碎和坑道工程建设等行业,地区分布主要在浙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