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淮军与湘军的差异.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淮军与湘军的差异.pdf

试论淮军与湘军的差异 项顺责 提要 z淮军源自湘军,从营伍制度、乡土特征到兵卒教育都一脉相承。但淮军又异于湘军, 湘军的创建主要出于政治的追求,而淮军的建立则是出子军事需要,创建的动机不同,加上创建 者曾国藩和李鸿章个性的差异,造成两军将领及幕僚结构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在装备训练及军 内宗法体系土也呈现不同特点, 关键词:淮军 湘军 曾国藩 李鸿章 差异 作者项顺贵,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行社管理系讲师。(杭州 311231) 淮军与湘军均为晚清重要的军事集团,对中国近 代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相比湘军,史界对淮军的 研究和论述较少,尤其是对两军差异性的研究。本文 试图从湘、淮军的创建动机着手,探讨两者在建军动机 与将领结构、装备与训练、军内宗法体系等方面存在的 差异及其原因。 -、政治追求与军事需要一一建军动机的不同 湘、淮两军最大的差异,是两者的建军目标,即创 建动机。 以湘军创建者曾国藩为代表的-大批湖南士人, 大都怀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入仕愿望 q 主口罗泽南早年 县家酷贫,但他不忧门庭多故,而忧所学不能拔俗 而人圣,不忧无术以资生,而忧无术以济天下也;王鑫 公开宣称人生一息尚存,即当以天下万世为念②; 左宗棠在科场考试落第之时,却写下身无半亩,心忧 ① 钱基傅:((近百年湖南学风,岳麓书社, 1982 年,第 16 页。 ② 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第 20 页。 夫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的对联,用来鼓励自己;曾 国藩原名子城,人翰林院后更名国藩等等。正是这种 强烈的经世意识和从政愿望,促成了湖南士人特有的 卫道感和政治敏锐性。 太平军兴起前,湖南土人己深感清朝统治和整个 社会的危机。如左宗棠认为自己以独富之家处众贫 之地,一夫狂呼,先为祸首咽,故拟营→险僻之处,为 他日保全宗族亲党计④。在深感社会危机的同时,他 们对土地兼并的严重,西方列强的人侵,吏治的腐败, 学术的空疏等社会政治问题,都抱有强烈的不满情绪, 希望能对之加以改造,以重建封建统治的新秩序。太 平天国崛起于东南后,多数人看到的是其造成的王朝 危机,而曾国藩等却看到了外夷之绪冲击节,数千 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太平军比之 李自成不JE圣庙、张献忠亦祭文昌要可怕得多了: 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 !1凡读 ③ 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1.台湾文海出版社, 1979 年,第 26 页。 ④ 左宗棠d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 1 ,第 19 页。 一 82 一 书识字者都决不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的。①一种 强烈的保卫传统的自觉意识跃然纸上。曾国藩以书生 而操杀人之业,正是他人生信念驱使的结果,练湘军镇 压农民造反,并不是他的终极目标,作为生当末世的理 学家,他的目的在于引出一班正人,倡成一时风 气吻,以重振纲常伦理,恢复王朝秩序,对于湖南经世 士人群体而言,曾国藩誓改绿营、组建湘军之举,正符 合他们走出书斋、投身军戎,以挽救世道人心、实现政 治愿望。总之,创立湘军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镇压太 平天国,还要借此培育人才,转移风气,振兴封建道统。 要说功利,这主要是一种政治的功利。 与曾国藩创办湘军不同,李鸿章在曾的支持下创 建淮军,主要是一种现实的军事功利目的。原因有两: 其一为济湘军之穷。曾国藩率湘军自 1854 年出省作 战以来,死伤甚众,而XiJ长佑部楚军、王鑫部老湘营、左 宗棠系湘军等,也都是招募湖南练勇组成,各部皆不断 回湘募勇,使得湖南省的兵源逐渐枯竭。 1861 年安庆 战役前后,曾国藩两次致书湖南巡抚,谓湖南齐勇朝 取夕取,网罗殆尽③,此时,曾又需出兵援沪,在此背 景下,令李鸿章建立淮军。 建立淮军的第二个原因则为消灭捻军计。曾国藩 认为湘军利山径险阻,驰骋平原非其所长,用兵十 年,气亦稍衰矣。继湘军以驰骋中原,不能不资淮勇; 管带淮勇,不能不资李公。④李鸿章在威丰四年(854) 的上奏中也称..以楚勇剿淮北之捻……剿直隶之骑马 贼,均未大著功效,则以离乡太远,南北异宜,勇性未能 驯服,何能得其死力?曾国藩有鉴于斯……属臣暂留 淮勇以备中原剿捻,自系因地制宜。⑤由此可见,创建 淮军的另一目的是利用淮军去镇压皖北的捻军起义。 显然,上述两个方面的动机,均是由于军事的考虑,而 非政治。 同时,从李鸿章个人因素来看,他虽系曾门弟子, 以其传人自居,但就政治视野和学术根基而言,远不及 乃师,其个人的功利心,实用主义心态是十分强烈的。 蒋廷献曾谓一看李之全集,只见其做事而不见其为 试论淮军与湘军的差异 人。⑤一个没有人文精神的人很难越过世俗的名利去 思考不可明述的世风人心。李曾言..孔子不会打洋 枪,今不足贵也。⑦其功利之心可见一斑。对于淮军, 他确实是用心经营、刻意培植的,但更多的是将它视为 个人的军事势力,是为了实现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