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另类”作文教学观(管建刚)
我的“另类”作文教学观(管建刚)
1.“生活”富于“生成”
当错误的,成为“主流”;正确的,只好沦为“另类”。——题记
我在很多场合听到这样的观点:现在的学生学业负担重,一天到晚活在作业堆里,作文哪有什么东西可写的呢。说这话的,有专家,有学者,有官员,有作家,有编辑,有一线教师。我对这样的观点的流行,深感不安。
监狱里的生活是枯燥的,但是,一个真正的作家如果到监狱去生活一年半载,他回来肯定能写出一本书,书名叫《我的监狱生活》,或者《监狱内幕》。我女儿读初中,作业负担的确很重,不重,那就不叫应试教育;中国教育的主体部分,是应试教育。这是任何一个诚实的人、有良知的人应当承认的。女儿不满,郁闷,痛苦,却也渐渐适应,欢乐,喜悦,笑料,也几乎每天都能从她,以及她的同伴、同学身上出现。我鼓励她说,你不妨将初中生活写下来,三年初中,写本书,书名叫《一个乖乖女的初中生活》,或者叫《初中,爱你不容易》。内容不成问题,她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写,那倒是头等问题。鲁迅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总能挤出来的。这是对大人讲的,咱可不能拿它来作为摧残中国孩子的“至理名言”,那样的话,鲁迅先生在地下有知,必定会再次拿起笔来,杂文一下。
我必须再次呼喊,再次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一个人只要活着,哪怕他是一个罪犯,哪怕他是一个囚徒,只要活着,就有他的广阔的生活。他的身体或许受到限制,但他的心灵,谁都限制不了。因此,只有限制学生心灵的教育,限制学生心灵的作文教学,才会使学生没有写作的内容,枯竭学生写作的源泉。
小学生怎么可能没有写作的素材呢?优等生学有余力,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帮助老师管理和组织,他们的生活不乏丰富和精彩。中等生,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儿童,培优,轮不上;辅差,挨不上,他们有着富足的自由时间和空间,他们游离在教师的视线之外:必须承认,教师对中等生的关注,是最少的。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过着他们的真正的、自由的、自在的、自我的童年。
后进学生呢,他们一天到晚被老师盯着,这个作业要订正,那个知识要补习,他们没有作文素材吧?不。后进学生之所以“后进”,不是他们脑瓜笨,智力低,少根筋,而是他们该好好听课的时候,不好好听,想着昨天的电视,想着课间的游戏,想着没吃完的鸡腿。后进学生老被教师拉到办公室,补作业,辅导功课。表面看来,他们在一旁拿着笔,装模作样地写作业,耳朵可不闲着。他在听老师说,家里的宝宝怎么啦;他在听老师说,这件衣服刚买的,漂亮不漂亮。他在听老师说,股市怎么又跌了呢。这些跟写作文有什么关系呢?太有关系了。假如,回家路上,我们看到总书记胡锦涛先生下车,下车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得还不轻,似乎腰给闪了。你说,你回家对家人说的第一件事是什么?肯定是这事儿。大人物的小事情,重要新闻。
而每一个老师,都是学生眼里的胡总书记;老师的一举一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遥远的总书记的影响要大。后进学生在办公室的所见所闻,对班级的学生来讲,那都是国家级的机密,那都是重要的班级新闻。遗憾的是,可悲的是,我们的作文教学从来没有使学生知道,使学生明白,这就是作文的素材,这是可以写作文的。
有一对弟兄俩,父母过世,留下几亩薄田。弟兄俩一分为二。哥哥守着薄田,在上面种点青菜、萝卜和高粱,聊以度日。弟弟则把薄田卖了,学习冶金术去。三年后,弟弟学成归来,去看望哥哥。哥哥不在家,在田头整庄稼。哥哥说,田单地薄,年头不好,收成差,难啊。弟弟蹲下身,看了半天的地,忽然,激动地对哥哥说:哥哥,你发财了!你知道吗?你的田地,是个大金矿啊。
哥哥当然不知道。他只知道在上面种青菜、萝卜和高粱,聊以度日。学生的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写作金矿,而我们的老师、专家和学者却说,学生哪有什么东西可以写作文呢?来,搞一个活动写篇作文吧,去一次秋游写一篇作文吧,做一个实验写一篇作文吧,演一个小品写一篇作文吧,进行一次比赛写一篇作文吧……
这样的作文教学,还被美其名曰:生成教学。这其实就是在学生巨大的生活的写作金矿上,给学生种一个萝卜,种一撮青菜,种几棵高粱。学生明明有着可以用之不尽的财宝,却偏偏让学生苦巴巴地度日!可悲啊。
2.“发现”高于“观察”
当错误的,成为“主流”;正确的,只好沦为“另类”。——题记
写作文,第一要紧的,要有内容。有内容写了,不愁写的内容,到处都是内容了,学生自然不会把“写什么”当回事。上个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人们到处找吃的东西,只要能吃的,就吃,哪管什么味道,哪管什么卫生,哪管什么营养。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只有身边吃的东西丰富了,富足了,人才会想到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不仅要吃好,要有营养,还要有吃的艺术,吃的文化。只有解决了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只有学生发现到处都是可以写的内容,不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