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家文化的三次演變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初 汉武帝
魏晋 隋唐 宋明 明清
;第一次变化:董仲舒的新儒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诸侯国问题、匈奴问题、土地兼并问题;▼边境不宁
▼诸侯国势力日益膨胀,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 墨氏主平等,大不利于专制;老氏主放任,亦不利于干涉,与霸者所持之术,固已异矣。惟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之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抑民,最为适合,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
然则法家之言,其利于霸者更甚,何为而不用之?曰:法家之为利也显而骤,其流弊多;儒家之为利也隐而长,其流弊少。……盖逆取顺守,道莫良于此矣。孔学说忠孝,道中庸,与民言服从,与君言仁政,其道可久,其法易行;…
——梁启超《中国思想史上的儒学统一时代》;“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边境不宁
▼诸侯国势力日益膨胀,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三.儒学成为正统;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少并非仅仅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董仲舒并非禁绝儒家以外的各家;其用意只在于确立儒家在官学与朝廷政治中的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而不是禁止诸子百家在社会上流传;读书人若要研究,尽可自便,只是不能用来猎取功名富贵。如此而已。
——刘桂生《近代学人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误解及其成因》; 董仲舒的办法,从表面看来,似乎比李斯的办法要和平得多,因为他不用火烧,也不用活埋。但在实际上,董仲舒的办法比李斯的办法,要更刻毒。因为李斯的办法,是盲目地毁灭文化,而董仲舒的办法,是有意识地统制文化。换言之,董仲舒用文化反对文化,用知识分子反对知识分子。
——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489页;隋朝:“三教合一”,以儒学为主,吸收佛道理论
唐朝: 三教并行,即尊道、礼佛、崇儒;处处留痕——三教合一;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兄程颢 ;1.程朱理学的基本观点
①理学核心思想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万物只是一个天理,先理后物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
——朱熹《答黄道夫书》
天下无性(性即理)外之物,因行阶云:阶砖便有砖之理。因坐云,竹椅便有竹椅之理。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不成元无此理,直待有君臣父子,却旋将道理入在里面。
——《朱子语类》;;; 朱熹首先提出“四书”之名,对它们加以注释并编著《四书章句集注》等书。元以后的科举考试,都首重“四书”,并以朱熹注解作为释读惟一标准。; 陆九渊认为,宇宙的根本法则是“理”,心中本来具有的道德意识也是“理”,因此,“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为学首先在树立自己本有的道德意识,… “理”在心中,不必向外寻求。人心由于私欲蒙蔽,心中的“理”隐而不彰。为学就在于剥落物欲,使心中本具的理显现出来,这就是“发明本心”。…朱熹的方法是先广泛“格物”然后豁然贯通,明达天理。陆九渊的方法是先“发明本心”,然后辅之以“格物”。
——叶朗 费振刚 王天有《中国文化导读》;;;王阳明对“心学”的发展
①背景: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
②思想主张;王守仁的弟子有一次半夜里捉到一个小偷,便对小偷说“良知”的道理。小偷笑着问道:“请问,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天气很热,王守仁的这个弟子请小偷脱掉外衣,随后又请他脱掉内衣,小偷都照办了。接下去请小偷脱掉裤子时,小偷犹豫说,这恐怕不妥吧。王守仁的弟子便对小偷说:“这便是你的良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