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万m3h合成氨原料气脱碳工艺设计毕设论文
PAGE 32
PAGE 42
5万m3/h合成氨原料气脱碳工艺设计
引 言
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交换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可高达30%以上,微量的二氧化碳就会致氨合成催化剂中毒而丧失活性,大量的二氧化碳更是白白占据气体的体积,从而增加压缩和其他压力设备的费用。且其能耗约占氨厂总能耗的10%左右,因此脱除二氧化碳工艺的能耗高低,对氨厂总能耗影响很大,国外一些较为先进的合成氨工艺流程,均选用了低能耗脱碳工艺。我国合成氨工艺能耗较高,脱碳工艺技术也显得比较落后。因此,结合具体情况,推广应用低能耗脱除二氧化碳工艺,非常有必要。
碳酸丙烯酯(PC)法脱除二氧化碳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适合于气体中二氧化碳分压〉0.5MPa,温度较低的条件下,同时对气体净化度要求不高(出口二氧化碳〉1%),只有在此条件下使用碳酸丙烯酯法才是经济的。
碳酸丙烯酯法脱碳???艺自60年代开发以来,由于能同时脱除二氧化碳、硫化
氢及有机硫化物,加之再生能耗等优点,在国外的天然气、合成气和制氢工业上,已广泛应用。在国内,最先是在小型合成氨装置中用以代替加压水洗,对老合成氨厂水洗工艺进行改造,使脱碳能耗降低。近几年来,在我国年产4万吨小尿素、小纯碱装置的合成氨配套工程中,用碳酸丙烯酯法脱出变换气中二氧化碳,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工程投资省、工艺流程简单、运行可靠、溶剂无毒害、浓溶剂对碳钢无腐蚀、再生不耗热、回收的二氧化碳浓度高,回收率可以满足尿素及纯碱生产的需要等优点,因而得到推广。
第1章 概述
1.1 合成氨的相关介绍
合成氨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别名:氨气。分子式NH3英文名:synthetic ammonia。世界上的氨除少量从焦炉气中回收副产外,绝大部分是合成的氨。氨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除液氨可直接作为肥料外,农业上使用的氮肥,例如尿素、硝酸铵、磷酸铵、氯化铵以及各种含氮复合肥,都是以氨为原料的。合成氨是大宗化工产品之一,世界每年合成氨产量已达到1亿吨以上,其中约有80%的氨用来生产化学肥料,20%作为其它化工产品的原料[1]。
生产合成氨的主要原料有天然气、石脑油、重质油和煤(或焦炭)等。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合成氨技术趋于成熟,形成了一大批各有特色的工艺流程,但都是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即原料气制备过程、净化过程以及氨合成过程。(1)原料气制备将煤和天然气等原料制成含氢和氮的粗原料气。对于固体原料煤和焦炭,通常采用气化的方法制取合成气;渣油可采用非催化部分氧化的方法获得合成气;对气态烃类和石脑油,工业中利用二段蒸汽转化法制取合成气。 (2)净化对粗原料气进行净化处理,除去氢气和氮气以外的杂质,主要包括变换过程、脱硫脱碳过程以及气体精制过程。(3)氨合成将纯净的氢、氮混合气压缩到高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氨。氨的合成是提供液氨产品的工序,是整个合成氨生产过程的核心部分。氨合成反应在较高压力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由于反应后气体中氨含量不高,一般只有10%~20%,故采用未反应氢氮气循环的流程。氨合成反应式如下:
N2+3H2→2NH3(g)=-92.4kJ/mol
合成氨的催化机理在热力学计算表明下,低温、高压对合成氨反应是有利的,但无催化剂时,反应的活化能很高,反应几乎不发生。当采用铁催化剂时,由于改变了反应历程,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以显著的速率进行。目前认为,合成氨反应的一种可能机理,首先是氮分子在铁催化剂表面上进行化学吸附,使氮原子间的化学键减弱。接着是化学吸附的氢原子不断地跟表面上的氮分子作用,在催化剂表面上逐步生成—NH、—NH2和NH3,最后氨分子在表面上脱吸而生成气态的氨[2]。
在无催化剂时,氨的合成反应的活化能很高,大约335kJ/mol。加入铁催化剂后,反应以生成氮化物和氮氢化物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反应活化能为126kJ/mol~167kJ/mol,第二阶段的反应活化能为13kJ/mol。由于反应途径的改变(生成不稳定的中间 HYPERLINK /view/63037.htm \t _blank 化合物),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因而 HYPERLINK /view/969150.htm \t _blank 反应速率加快了[2]。
1.2 脱碳的相关方法
合成氨中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很多,目前在工业上应用广泛,技术先进,投资省,能耗低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物理化学吸收法。
① 物理吸收法 最早采用加压水脱除二氧化碳,经过减压将水再生。此法设备简单,但脱除二氧化碳净化度差,出口二氧化碳一般在2%(体积)以下,动力消耗也高。近20年来开发有甲醇洗涤法、碳酸丙烯酯法、聚乙二醇二甲醚法等,与加压水脱碳法相比,它们具有净化度高、能耗低、回收二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砖混结构学生公寓施工组织设计-学位论文.doc
- 砖混结构学生宿舍楼1#楼施工组织设计--学位论文.doc
- 转发式gps欺骗干扰机的仿真建模与实现-学位论文.doc
- 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pwm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学位论文.doc
- 桩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毕设论文.doc
- 桩基础施工组织设计-学位论文.doc
- 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学位论文.doc
- 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学位论文.doc
- 装饰施工组织设计-学位论文.doc
- 桩基竖向承载力研究及ansys模拟-毕设论文.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