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博物院藏玉佩赏珍.doc
PAGE
PAGE 7
河北博物院藏玉佩赏珍
玉佩是传统玉器中的一大宗类,其内涵丰富,寓意美好。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玉佩,大多“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在玉佩雕琢中,往往以人物、走兽、花鸟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造型,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幅图案的美术表现形式,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玉佩中的中国传统图案大体有吉祥如意类、长寿多福类、家和兴旺类、事业腾达类、安宁平和类、消灾辟邪类等,其中以吉祥如意类图案为最多。如大猴背上爬一小猴,寓意为“辈辈封侯”;莲花与鲶鱼合在一起,则为“连年有余”。此外如喜上眉梢、松鹤延年、五福捧寿、五子登科等,无不道出了人们企盼吉祥如意的思想感情。
河北博物院藏有大量玉佩,纹饰优美,质地精良,现择其有代表性的精品略做介绍。
战国龙形玉佩(图1) 长10.8厘米。玉色泛青绿,有黄褐色沁,局部半透明。龙身呈“S”形,龙角与龙背相接,龙体满饰勾连云纹,尾及卷毛用粗线条表示。两面纹饰相同,一面留有制作痕迹,具有战国古玉的特点。龙体中部有一系孔,供穿缀之用,是战国玉组佩的重要构件之一。古代的组佩不仅是相互赠予的佩饰,更是贵族们表示身份及地位的礼仪服饰。西周组佩的式样多以璜为主体,间以牌形饰、管珠等串连而成。战国玉组佩形式更加多样化,主要由璧、环、璜、龙形佩、管珠等组成,特别是龙形佩,是战国玉组佩中的重要构件,其数量较多,造型生动,龙体大多作“S”形卷曲状,极富动感;龙头比例较商周相应缩小,眼睛为圆圈或椭圆形,龙体满饰去地隐起的谷纹、勾连云纹、绞丝纹等。
汉镂雕龙凤纹谍形玉佩(图2) 长7厘米,宽6.1厘米。玉色青白,玉质温润。主体呈揲(she)形,两面纹饰相同,以阴线刻饰勾连云纹,两侧镂雕龙凤纹。龙曲身回首,张口露齿,挺胸翘尾。凤修冠、尖喙、尾翎修长而下垂,凤翼飘逸,线条流畅,姿态优美。谍形佩又名鸡心佩、心形佩等,其主体是由商周时期拉弓扣弦时套在手指的玉碟演变而来,为汉代较为流行的一种佩饰。造型为扁平委角形,中央有一圆孔,正面微鼓,背面略凹。上端出尖若心形,下成椭圆状。两侧有的饰以对称的龙凤纹,有的浮雕变化多端的云螭纹。
宋镂雕云龙纹玉佩(图3) 长5.4厘米,宽3.2厘米。玉色青白,内有絮斑。为长方形片状,主体为镂雕龙纹。龙体光素,曲颈拱背,龙首略昂。头部、背部发毛呈飘拂状,飞嘴于祥云之上。流云的动态走向强化了云龙飞行的神态。通体玲珑剔透,温润秀美,动感十足。背面光素。宋代龙的形象巳向多样化发展,大多光素无纹或饰有斜格纹,龙体姿态优美,富于变化,或上升下降,或翻腾跳跃,并常与花草、海浪、云朵等组合在一起,反映了宋人_种新的审美意识。
元镂雕摩羯纹玉佩(图4) 长5.9厘米,宽4.6厘米。玉色青,有褐色沁。主体纹饰镂雕为龙首、鱼身、鸟翅组合的摩羯形象。龙头高昂,长长的龙须随风飘拂,圆眼,阔眉,口衔一珠。身体为鱼形,用阴刻细线斜方格纹代表鱼鳞。鱼身长有双翅,用整齐的阴线刻划,作飞翔状。鱼尾上翘有力。顶部雕涡形云纹,底部镂雕海浪纹及海草,背面光素。整体造型生动饱满,刻划了鱼龙腾云戏珠、展翅飞翔于海水云朵之间的形象。
摩羯纹是随着佛教传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纹饰,因其龙首鱼身的造型,民间俗称“鱼龙纹”。在印度神话中,摩羯是一种长鼻利齿、鱼身鱼尾的动物,它被认为是河水之精,生命之本。在玉器雕琢中,摩羯纹出现在宋辽时期,并逐渐成为较为流行的一种装饰图案。
元浮雕龙纹玉佩(图5)长7.4厘米,宽6.1厘米。玉色青,有黑色小斑点及黄色绺纹。玉佩呈钟形,正面浅浮雕龙纹。龙头部较小,吻较长且卷曲如象鼻,细颈,四肢上下挥舞,矫健有力。毛发长而稀疏,随势向后飘拂。龙身雕饰斜方格形龙鳞。造型升腾翻飞,粗放洒脱。背面光素,阴刻边框线。佩上方有孔,可系戴。
明镂雕花鸟纹玉佩(图6) 长5.5厘米,宽4.8厘米。玉色青白,玉质温润。呈椭圆形,镂雕花朵、花蕾、枝叶,叶脉清晰,一只凤鸟落于花枝之上,回头而望,双股长尾内卷,单阴线雕饰丰满的羽毛。该佩造型新颖,雕琢精致,抛光甚佳,器表呈现一种玻璃光泽。
明镂雕蟠螭纹玉佩(图7) 长4.8厘米,宽3.5厘米。玉色洁白,玉质温润。镂雕蟠螭盘绕爬行,口衔灵芝,大小两螭面面相对。整体线条柔和,蟠螭造型相对于早期而言较为温和、优美。
螭是古代神话传说中与龙有关的神兽,据说是龙的九子之一,因其造型多呈盘曲蜿蜒、攀缘匍匐状,故称之为蟠螭。玉器上的螭纹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早期形象似蛇。汉代螭纹开始从爬行状演变成走兽形,并与虎的造型融合,所以又称为螭虎。汉代螭纹玉器数量较多,其身形矫健,气度非凡。元明清时期,蟠螭纹依然是玉器中极为流行的装饰图纹。
清子辰佩(图8) 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