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外国名著-《苦儿流浪记》作者:埃克多·马洛译者:殷立信、陈伯祥
《苦儿流浪记》作者:埃克多·马洛 译者:殷立信、陈伯祥
目录
前言 写给吕西·马洛
第一部
第01章 在乡下 第02章 养父
第03章 维泰利斯先生的杂耍班 第04章 慈母的家
第05章 途中 第06章 我的首场演出
第07章 学习 第08章 翻山越岭
第09章 我遇见了一位巨人 第10章 在法庭面前
第11章 在船上 第12章 我的第一个朋友
第13章 弃儿 第14章 雪和狼
第15章 心里美先生 第16章 进入巴黎
第17章 卢尔辛街的一个戏班头 第18章 冉蒂里采石场
第19章 丽丝 第20章 花农
第21章 流离失所
第二部
第01章 往前走 第02章 一座黑城
第03章 推车工 第04章 水灾
第05章 在工作面里 第06章 营救
第07章 一堂音乐课 第08章 王子的奶牛
第09章 巴伯兰妈妈 第10章 新旧家庭
第11章 巴伯兰 第12章 寻找
第13章 德里斯科尔一家 第14章 孝敬父母
第15章 卡比遭诱骗 第16章 漂亮襁褓的疑团
第17章 阿瑟的叔父詹姆士·米利根先生 第18章 圣诞节之夜
第19章 马西亚的忧惧 第20章 博勃
第21章 天鹅号 第22章 漂亮的襁褓泄露了真情
第23章 团圆
前言
《苦儿流浪记》是十九世纪的著名法国小说,作者埃克多·马洛(1830-1907)是以发展并提高了当时的情
节剧小说而载入法国近代文学史的作家之一。马洛是多产作家,一生写过不下七十部小说,《苦儿流浪记》是
其中最为家喻户晓的一部。这部小说问世后,曾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多种文字,而且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今
天,它还在法国被重印出版,并多次被搬上银幕。在法国十九世纪文学遗产中,作为提高了的情节剧小说,《
苦儿流浪记》具有重要的代表性。
小说写的是一个弃儿的历险生涯。它的开卷第一个情节,便是一个八岁的弃儿被当作牲口一样出租的一场
讨价还价的交易。从这第一个情节开始,弃儿雷米的命运就成了书中具有磁石般吸力的悬念;也是从这个情节
开始,围绕雷米的命运,展开了作者精心设计的、富于传奇性的、诸如邂逅哑女、买牛报恩、身临贼窝、蒙冤
蹲狱、亡命跳车、亲人团圆等情节。《苦儿流浪记》不仅在情节上和人物悬念上具有当时流行的情节剧特色
,它还同情节剧一样,有着一支主题歌。马洛成功地把这支主题歌铸进了弃儿雷米的性格和形象之中,使它成
了这部小说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使这部小说具备了音乐感染力。读者的心灵将在小说的哪个段落上颤动
,作者也总是恰好在这个段落上举起他的指挥棒,让你听到小主人公唱主题歌时柔和而凄凉的童音。
情节剧小说,顾名思义,是以情节取胜的小说,它追求传奇性,强调戏剧性,因而往往偏离生活的真实。
但是《苦儿流浪记》不同,它虽然穿的是情节剧的戏装,表现的却是当时法国天天都要发生的最真实的生活。
它是一面反映生活的明亮的镜子,但是,又是一面离奇的镜子。它映照出来的,既有本来面目的生活,也有涂
上了斑斓的离奇色彩的生活。马洛在《苦儿流浪记》中表露得如此频繁的那种劝善性的道德观,对我们并没有
吸引力,因为它们显然太抽象而且有偏见;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在小说中施展得如此娴熟的、如此得心应手
的、以情节剧小说的面目出现的现实主义的艺术方法。
小主人公雷米是真实的,因为他是千百个已经在天灾人祸中被吞噬了小生命的弃儿的化身。从弃儿雷米身
上,我们看到的是成百上千个已经死去的雷米的尸体。在艺术想象力中复活了的化身,是真实的。
维泰利斯是真实的。小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曾经蜚声意大利声乐舞台的名歌手的悲剧下场。马洛的《维泰
利斯倒毙图》,画出了一个具有不可玷污的道德观和不可战胜的自尊心的强者的肖像。这并不是一幅表现好心
肠的圣像画,因为从画中人的肌纹和眼神上,我们似乎看到了一八七一年的可敬的巴黎工人的硬骨头精神,这
是一幅现实主义的肖像画。
如果维泰利斯是小说中的一座雕像,那么《特鲁耶尔煤矿水灾》就是小说中的重要的戏中之戏;是描写矿
主只用几磅咖啡、几片火腿就把有些工人轻而易举地骗进两百米深的地下去送命的一出现实主义戏剧。马洛用
去了那么多篇幅、而且连细节也不肯放过地描画了那场灾难,当然不只是为了要表现几个幸存者的苍白的面孔
,恐怕更主要是为了要让没有罹难的矿工们看到友爱互助是何等重要,也要矿主和神父们多听听绝望的寡妇们
的呼号声。
至于《心里美先生病死客店》的故事,我们只好用同“化身”相近的字眼来说明故事的真实性。心里美并
不是一只具有奇异功能的驯猴,而是当时法国毫无生活保障、死于贫病的流浪小艺人的幽灵。在这个悲剧里
,我们似乎还看到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