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十大传媒伦理问题研究报告
2014年十大传媒伦理问题研究报告
2015年几乎可以说是以新闻和媒介伦理的强烈关注和争议开端的。以移动互联为主的新媒体迅猛发展,对新闻伦理道德形成了各种新的挑战。一方面,网络和社交媒体中大量刺激性信息、心灵鸡汤类文字以及标题党正在迅速攫取受众的注意力,严肃、理性的报道颇有“相形见绌”、“黯然失色”之虞;另一方面,传统纸媒的经营困境也成为一部分媒体人放弃新闻理想,调低道德底线的理由。
有鉴于此,我们对2014年传媒伦理事件进行梳理(本文未注明年份的表述均为2014年),简要剖析,希望激发更多的思考。之所以要重新检视过去一年中有争议的传媒伦理案例,是因为它不仅关乎公众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抵达真相,也关乎我们将生活在怎样的信息世界以及中国新闻业的未来。
我们认为,传媒伦理本身就是一个围绕“良心”不断演绎的过程。对传媒伦理问题的探讨,也充满弹性诠释的空间。我们希望通过争议,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甄别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忠诚归属。按Clifford G. Christians的话说:“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把精力放在辨别道德推理过程中的核心争议上,而不是放在某一决定实际有何优点的个人分歧上。” ①
一、抄袭侵权,乱象亟待整饬
【事件】2014年,维护媒体版权的呼声空前高涨。
年初,财新传媒发布反侵权公告,提出财新网的“谷俊山系列特稿”遭到十数家媒体非法转载侵权,且绝大部分侵权媒体在侵权时篡改来源,以掩饰侵犯财新网知识产权的非法行径。
6月以来,《广州日报》《长沙晚报》、搜狐公司等先后指责“今日头条”侵犯版权并要求其赔偿损失。国家版权局立案调查认定,“今日头条”的内容均是由其网站存储传播,非链接跳转方式,构成侵权。之后,“今日头条”积极整改,删除了所有侵权内容,并主动与媒体洽谈作品的版权使用事宜。
新创新闻网站则从上线伊始就表明维护版权的态度,如“澎湃新闻”7月上线即发布版权声明,但这并不能阻止自己的稿子被肆意地在网上照搬照抄,甚至连原本的出处、作者也隐去。一批作者因此非常不满,发布《关于澎湃作者联合维权的一封信》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上自我维权;9月,“界面”上线后发现通过法律途径维护版权无效且成本高,所以另辟蹊径设立“最快抄袭奖”,不定期公布“获奖者”,以一种娱乐化的方式凸显内容被盗的愤懑与无奈。
【点评】传统媒体需要检讨的是,从进军互联网之初,就开了“免费”的先例,既培养了受众习惯,也形成了“报纸的草养活了互联网的羊”的传媒生态。当通吃一切的“今日头条”占据食物链上游,市值竟达30亿元时,传统媒体深受刺激,更直观地感悟版权的巨大价值,更痛切地认识到这是媒体的生命力所在。
不抄袭、不剽窃是新闻职业伦理底线,但一旦发展成大规模的组织化的商业行为,则成为法律问题。但由于维权成本高,获益少,因此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强烈抗议、谴责之后,极少有真正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例。与此同时,“抄袭者”也意识到了版权问题,开始更有技巧地运作——洗稿,方法是或先以网友的身份将稿件转贴至论坛,再从论坛转载至网站或客户端,出处注为“××论坛”;或直接转载过来,但出处注为“××网”,虽然该网站实际并没有这篇稿件。这种行为,甚至比剽窃侵权更等而下之。
尊重版权,不仅是职业伦理底线,更是保证高质量、严肃优质的新闻生产能以为继的基础。2015年对版权的保护力度将更大,我们也希望更多被侵权媒体能从道德的谴责转向法律行动,这将对营造健康的媒体竞争环境有更大推动。
二、 暗访报道,务必自我设限
【事件】2014年有几个颇有影响的报道都采用了隐性采访的手法。
2月,中央电视台以暗访方式大幅度报道广东东莞的色情服务行业,引发当地政府的迅疾整治行动。舆论在谴责色情行业泛滥的同时,也对记者假扮嫖客暗访提出质疑。
7月,上海东方卫视播放深度调查报道《过期重回锅 次品再加工 上海福喜食品向知名快餐企业供应劣质原料》,3位电视记者进入福喜公司,潜伏生产线进行了2个多月的卧底调查,揭露了这家公司以次充好、编制阴阳账本等违法行为,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检察机关批捕了涉嫌犯罪的责任人,尚待审判。
10月,《辽宁日报》记者深入北京、上海等5座城市的20多所高校,听近百堂专业课,推出《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 请不要这样讲中国》一文。此文刊出后,褒贬不一,许多高校教师和媒体人对记者暗访听课反应强烈。
【点评】隐性采访作为一种非常规采访手段,往往游走于专业规范的边缘,因此国内外很多媒体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比如《BBC制作人守则》规定,采取隐性采访方式前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是否为犯罪或反社会行为?
是否攸关重大公共利益?
秘密录影是否为唯一的方式?可公开拍摄吗?
是否掌握了第一手证据,证据是否触及特定人或惯例?
秘密录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