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从军行 滕王阁教案 苏教版.docVIP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从军行 滕王阁教案 苏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从军行 滕王阁教案 苏教版

PAGE  从军行 滕王阁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昂扬蓬勃、奋发豪迈的情感以及三、四两句实而不拙,五、六两句虚而不浮的艺术效果。 2.体会作者面对永恒的存在所发出的人世沧桑之感。 课前预习: 知人论世。 杨炯:(650-693?),华阴人,排行七。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五年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补校书郎,天授元年(690)与宋之问同直习艺馆。后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擅长五律,语言精丽严整,风格警劲弘放。有《盈川集》,《全唐诗》存诗一卷。 《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歌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诗的背景 《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 2.掌握字词。 杨炯( ) 烽火( ) 牙璋( ) 凤阙( ) 江渚( ) 佩玉鸣鸾( ) 南浦( ) 槛外( ) 3.预习困惑 三.课堂探究 (一)《从军行》 1. 全诗写了哪几个场面? 2.首联写边报传来,激发了志士的情感,请各用一句话简评诗中“照”和“自”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2分) 答: 3.颈联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战争场面的?写出了战争的什么特点?(4分) 答: 4.尾联两句采用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5.赏析“雪暗”和“风多”这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2分) 答: 6.诗采用了跳跃式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再跳到又一个典型场景。这样的结构安排至少有哪两方面的作用?(2分) 答:作用一是 作用二是 7. “尚武”的社会风气 ,贯穿唐王朝始终,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杨炯的《从军行》以及很多其他的诗歌都反映了文人这一心态。 试举几例: (二)《滕王阁》 1.诗歌第一句与诗歌题目的关系怎样?一个“临”字写出了滕王阁的怎样的气势? 2.第二句由今及古,诗人由此产生了怎样的人生感慨? 3.第三、四写出滕王阁怎样的情形?点出了滕王阁怎样的地势特点? 4.第五句笔触是如何转换的?哪二字点出了时日的漫长? 5. 如何理解“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 ? 四、课后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 诗中的“玄鬓”指的是 ,“南冠”指的是 。 2.颈联运用了比喻象征,“露重”和“风多”比喻的是 。 3.根据诗句,推断诗人处于何种境况?本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大庾岭:在今江西大庾,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分界线,有北雁南飞至此回的传说。 ⑴这首诗在抒发感情方面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你对有特色的一种手法作简要赏析。 ⑵这首诗歌最后一句中的“应”字,极为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该字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别薛华 王勃   送送多穷路, 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 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 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 俱是梦中人。 1. 杜甫《梦李白》的“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与本诗中哪一联表达了相似的情感? 2. 首联的“穷”字点明了什么样的送别环境?句中的两个叠词“送送”、“ 遑遑”是什么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