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 病原细菌学
兽医细菌学附真菌学 第五讲 病原细菌学
第四讲 病原细菌学
一、细菌致病性的基因与分子基础
致病细菌引起人、有疾病是细菌各种遗传性状的综合表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
程,涉及到致病细菌及宿主细胞上多种相关分子的相互作用。
宿主细胞外
黏附素 特
定 发
组 增 病
病 殖 或
原 织
细 和 隐
细 传 性
菌 胞
上 播 感
受体 定 染
居
宿主细胞内
病原细菌感染的第一步就是在合适宿主的特定组织细胞上定居。只有定居成功
后,细菌才能在宿主体内增殖,最终致宿主发病或造成隐性感染。定居作用虽然不直
接造成宿主组织受损,但后果十分重要。在定居过程中,病原细菌首先通过菌毛等黏
附素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使细菌黏附在宿主细菌的外面;但是也有少数细菌
黏附后还需侵入宿主细胞的内部,才能进一步增殖和传播,引起各种不同的病症及相
应的病理变化。
上述细菌引起致病的各种表型性状,除部分是由质粒噬菌体、转座子控制外,主
要是由细菌染色体的相关基因所控制。
对绝大多数病原体而言,其致病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过程,需要两类基因参与。
第一类包括参与生理过程的基因,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微生物所共有。第 二类则是所
谓的毒力基因,为致病微生物所特有,极少在非致病微生物中检测到。这些毒力基因
可以是转座子的一部分,或由噬菌体、质粒分别编码。它们可位于染色体的某一特定
区域,这些区域通常被称为所谓的“毒力块”( virulenc blocks)或“毒力盒”( virulence
cassettes)。Hacker 等(1990 年)和 Blum 等(1994 年)将染色体上编码毒力相关基
因的特殊区域称为致病岛(pathogenicity islands,pals)。毒力基因可以在一定的微生
物群落中扩散,通过质粒、噬菌体、转座子和致病岛的水平基因转移在新致病株的形
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系·伏小平 1
兽医细菌学附真菌学 第五讲 病原细菌学
(一)细菌致病岛的结构与功能
1. 致病岛的定义
80 年代初,Goebel 等己对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的毒力因子作了分析,
其中包括 α-溶血素。后 来确认 α-溶血素基因位于较大的染色体 DNA 区域,并命名为
“溶血素岛”( Haemolysin islands)。深入研究发现,其他基因(如 P 菌毛决定子)也
位于该岛内,因而又更名为“致病岛”。Blum 等(1994 年)对致病岛作了如下概述:
(1)含有许多毒力基因;
(2)多数为 30kb 或更大;
(3)可插入 tRNA 基因内;
(4)周边有重复序列,可高频丢失。
而 Hacker(199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