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及宁波道教文化资源实证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教及宁波道教文化资源实证研究.doc

PAGE  PAGE 7 道教及宁波道教文化资源实证研究   摘要:道教作为我国本土宗教,在中华文明历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套信仰体系,而且是一套文化体系。同样,道教在宁波也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历史上曾留下过刘纲、樊云翘、葛洪等名道的足迹,兴建过众多宫观,影响着该地区的民俗民风。因此,我们应重视该地区的道教文化(名山、名道、神仙以及宫观等)资源的发掘和利用。   关键词:道教 宁波道教 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一、道教与道教文化   道教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而得名,以“道”立教,以教弘“道”。所谓“道”,是指天地四季变化之伦常,万物初生的本源,宇宙自然万物运行的规律、纲常;“教”便是奉旨为尊,以共同或共通的信仰所聚合而成的社会团体组织。道教在中国是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吸收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的宗教体系。   (一)道教的产生和发展   在我国,道教的历史可追溯到原始先民的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道教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尊奉黄帝和老子、追求长生不死的方仙道。至东汉后期,政治的混乱、社会的动荡不安致使人们需要宗教缓解生活的苦难。因此,与本土的文化观念、社会习俗等相契合的道教,成了社会大众迫切需求的东西。   东汉顺帝年间(126―144年),沛国丰人张道陵开创五斗米道。此后,道教的修行实践和理论都有了重要发展。在唐宋年间,道教发展达到历史的顶峰。据史料记载,唐高祖李渊认老子李耳为祖先。宋真宗、宋徽宗也极其崇信道教,宋徽宗更自号“教主道君皇帝”,道教也因而备受尊崇,成为国教。而在宋末元初时期,道教另一派别在北方出现了,即王重阳创导的全真道教。直至清末,道教就形成了南全真道教、北全真道教、天师正一道教三大派别的局面。   (二)道教文化及其价值   道教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与其相适应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象征。首先,道教文化对于人们最基础的应该就是修身养性文化,讲究“道法自然”、和谐共处。   其次,道教拥有多神信仰文化。道教自张道陵于东汉顺帝时首创于四川鹤鸣山起,就拜道教崇拜的神仙老子为尊,称为道德天尊,让其成了道教祖师。之后,全真各派也纷纷崛起,对于神仙的尊奉愈加丰富起来。主要包括:四御、六御、玉皇大帝、诸星辰之神、三官大帝、八仙等。各路神仙都有,大多以民间传说故事流传。   再者,便是其洞天福地及名山文化。道教的思想基础是原始崇拜,喜欢将山岳大泽的崇拜纳入信仰当中。道教所指的洞天福地,其实便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大都蕴藏在名山大川之间。此外,道教徒还崇拜五镇海渎、三十六靖庐、二十四治等。   最后,还有道教的中医养生和武术文化。道教的养生术还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医学《黄帝内经》中经络学等方面内容。此外,为追求得道升仙,道教中一些宗派还学习一些独创武术和气功。例如,武当派的太极拳和太极剑,至今也是一套锻炼身体的日常健身活动。   二、宁波的道教与道教文化资源   儒、道、释三家和谐发展,共同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播。当然,历史上的宁波同样拥有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弘扬和开发。比如说,宁波有道教名山:四明山脉及灵峰山等;有全国知名道观:紫极观、清道观、报德观、佑圣观和灵峰禅寺等;还有曾名流道史的仙道――葛洪、刘纲和樊云翘等。   (一)道教圣地――四明山   道教称仙人、真人所居的名山为洞天福地。而宁波周边的四明山脉,自古以来就是极佳的道教修炼圣地。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道书载:天下洞天三十有六,其第九曰“丹山赤水洞天”。四明山洞就作为道教的第九洞天而得名,周回一百八十里,所以又名曰丹山赤水天。清代徐兆禺在《四明谈助》介绍说:“四明旧称周围八百里,统天台而言之也。自平麓至峰顶约一万三千丈。中为芙蓉峰,最高,有四穴,若开户牖以通日月之光,故号‘四明’。”四明山因道教而成为东南名山,故时宁波也常泛称“四明”。   自秦汉以来,四明山仙风极盛,洞天福地吸引着众多著名道士循山建观,炼丹修身,其中就包括葛洪、徐可复、施肩吾等人。因此,民间都流传着许多道仙传说,如:刘纲白水冲修炼、大岚升天,东岗山的棋盘石遗迹、刘阮四窗岩遇仙,虞洪遇丹丘子获仙茗等故事。   (二)史上名道云集   在道教历史中,自东汉以来,道教名士访仙问道于四明仙山,因此在四明仙境修道成仙的道人有很多。如:东汉年间的刘纲、樊云翘二人缘木求仙,最后结为姻缘,双双修道升仙。关于此二人在四明一脉修仙之事,在道教《道藏》中有文记载:“三台之侧有龙湫,后汉下邳刘纲为上虞令,弃官同妻樊氏云翘居潺??洞侧,从白君得仙术。其上有洗药溪,学成会交友登大兰山顶,攀巨杉升其上,举手别呼,夫人次之,俱仙去。”   除刘、樊二人登仙飞升之外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