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房盈余历年新高无善用储备应对社会挑战-香港社区组织协会Society.doc

库房盈余历年新高无善用储备应对社会挑战-香港社区组织协会Society.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库房盈余历年新高无善用储备应对社会挑战-香港社区组织协会Society

 PAGE \* MERGEFORMAT 4 「庫房盈餘歷年新高 無善用儲備應對社會挑戰?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 回應2016/17年度財政預算案 新聞稿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日(24/2)公佈任內第九份財政預算案,預算案宣佈今年政府財政儲備再創歷史新高,惟政府未有高瞻遠足,善用財政儲備為社會長遠發展謀福祉,在庫房財政盈餘水浸下,未認真處理貧富懸殊與人口老化等挑戰,公共財政缺乏長遠承擔,本會深表失望。為此,本會意見詳細分述如下: 連年低估財政盈餘 儲備豐厚仍不增經常開支 本年預算案公佈2015/16年度的修訂預算為盈餘300億元,表面上較原預算391億元為低;然而,若連同本年撥作房屋儲備金的450億元,全年年終盈餘多達750億元(300億元+450億元)。2016年3月底預計財政儲備多達8,600億元(若計及兩年房屋儲備金結餘為740億,合共應為9,315億元,儲備之高為歷史新高!擁有如此龐大儲備,還玩弄數字恐嚇市民在不久將來會花光儲備,更藉此託辭沒有公帑增加經常性開支,實在豈有此理!此外,政府更設立各個小金庫(例如:房屋儲備金、未來基金),將各盈餘撥入各項基金中,明顯是玩弄財技。 一次性傾斜中產 忽視低下階層燃眉之急 財政司司長在預算案中提出約388億元的稅務及紓困措施,惟除了綜援、長者生活津貼等社會保障項目增發一個月特別金額(28億)外,其餘措施均只惠及中產或以上市民(包括:退回薪俸稅(170億)、寬免差餉(110億)。反之,當局未有為低下層次市民推出緩困措施,更取消公屋免租措施,紓困措施?開倒車?,忽視低下階層燃眉之急;座擁龐大財政盈餘下,當局亦沒有任何新恆常政策、亦無投放資源改善現行公共服務或政策,令人失望。 退利得稅惠及商賈不智 減紓困措施不足全面扶助基層 預算案建議再次寬減2016/17年度75%的利得稅,上限為兩萬元,令全港13萬名納稅人受惠,直接令庫房收入減少約19億元。現時本港利得稅率僅為16.5%,遠低於全球各國,本會認為在經常性公共開支需要增加的情況下,當局絕無必要再向企業獻媚。反之,政府應向強化扶助低收入基層的措施,包括繼續向電力住宅用戶提供電費補貼、增撥資助並延續短期食物援助服務等,以更全面???解基層市民生活困苦。 削減經營開支 忽視社會對公共服務需要 更甚者,財政司長在2015/16年度實施為期三年的控制開支措施,要求各政策局在三個財政年度內節省百分之二的經營開支,託辭希望更合理運用公共資源,實卻進一步緊經常性的公共財政投放,導致原有的公共服務財政投入更為拮据,更遑論發展新服務。 沿襲舊財政思維 如?盲搶錢?守財奴 過去10年財政司司長的預算案有6年是赤字預算,曾司長任內8份預算案,累積起來低估的財政盈餘接近5,000億元(若同時計及剛接任財政司長的2007/08年度低估的983億元盈餘,累積錯估近6,000億元),誤差相當驚人!以上被低估的盈餘未被善用,特區政府絕對有能力增加經常性開支,例如在未來幾年額外增加不少於200億元經常性開支,以應付人口老化帶來各項社會需要。(參見附件一) 然而,預算案建議將政府2016/17的公共開支為5,254億元,公共開支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仍維持約兩成(2015/16年修訂預算中,公共開支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開支更只有19.2!,再次看到?公共開支不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20%?的金科玉律的規條的作用。面對龐大貧窮人口及貧富懸殊問題,特區政府沒有改革公共財政策略,以迴避社會轉變帶來的挑戰,無法解決貧富懸殊,更加劇社會深層次矛盾。 (參見附件二) 社會福利支援不足 長者院舍及服務亟待改善 人口老化是當前本港面對一大挑戰,長者晚年最需要關注的包括退休生活保障及醫療服務。首先,在安老院舍資助宿位方面,現時輪候資助安老院舍的長者已多達33,285人(還未計及被評定為9,165宗「非活躍」的長者),資助護理安老院舍及護養院舍輪候時間分別長達37個月及26個月(2016年1月底);新增供應仍屬杯水車薪,當局應增加其他方法,儘快短期內增加更多資助安老宿位。事實上,長者在等候院舍期間離世持續惡化,由10年前的3,392人,反飆至2014年5,568人,至死仍未獲院舍宿位創10年新高。此外,當局亦沒有聽取民意,善用盈餘改善恆常服務,強化對基層長者的醫療支援,包括:增加長者醫療劵金額至3,000元、降低受助人年齡資格至65歲、增加長者生活津貼及綜援金等資產限額,強化退休保障及福利安全網。 醫療開支增長創新低 無從配合社會需要 人口老化亦帶來醫療服務需要的增加。面對社會醫療需求不斷增加,本年預算案卻未有適時相應增加公共醫療開支。現時本港醫療開支僅佔本地生產總值約5.4%,遠低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9.3%(2011),2015/16年度的人均公共醫療開支亦醫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