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第1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字经第1课

《三字经 》 第一课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文中生字的字形字音,要注意“苟、教、择、窦”等字。 正确流利的诵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了解孟母三迁、五子登科。 教学内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教学环节: 导入:三字经简介 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自宋朝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等,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都是我国优秀的蒙学读物,并称为三、百、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 听 读 开火车读 新授 师:孩子们,三字经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这么牛的书,你们知道是谁编著的吗? 生: 师:原典作者王应麟(1223—1296)南宋官员、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 咱们一起来看看,《三字经》可知那些天下事,通哪些圣人礼呢? 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天性都是善良的的,只是由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才产生了差异。〖注〗: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师:同学们齐声朗读一遍, 师:声音悦耳动听,神奇的汉字“教“忍不住跟大家见面了。“ 第二句: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不加以教育,人的善良天性就会改变。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贵在专心一致,持之以恒地去教育孩子。? 〖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师:给大家看看《奕秋教棋》的故事,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大家同在一起学习, 彼此之间却有差异呢? 生:1-2名 师:说的非常棒,我们奖励一个故事:孟母??迁 师:孟母为何三迁? 生:因为第一次他家住在墓地旁,孟子做些死人祭奠的游戏;第二次住菜市场旁,孟子总学写吆喝的叫卖声;第三次,住在学堂旁。。。。。。 师:同学们,你们课真会听课。关于孟母教子,我们《三字经》里也讲到了,我们来看一看。(PPT出示) 第三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从前孟子的母亲为了使他有个好的成长环境,曾多次搬家。孟母看见孟子逃学,就剪断织机的布来教育他要坚持不懈地学习。 〖注〗 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师:孟母很会教育孩子,也为了孟子的教育付出了很多,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的教育也付出了很多心血。在燕山有个叫窦禹钧的也很会教育孩子,我们来看一看。 第四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孩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美名远扬〖注〗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师:孩子们,如果我们在公共场所做了违背道德或常理的事情,通常周围的人都会怎么批评呢? 生:1-3名 师:大家说的都有可能,还有一种情况,人家可能会说:“看看这个孩子,家长是怎么教育的、、、、、、”《三字经》里是这样讲的 第五句: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生养子女而不加以教育,是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注〗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师:孩子们,现在你能有一点点理解父母严格教育我们,老师严厉要求我们了吗? 反复练习 熟读成诵 1、“对歌式”背诵法 2、“接力式”背诵法 3、“叠罗汉”式背诵 依据不同班情做调整,人少用1,人多用3;前面用1、2后面用3也可以。 诗歌赏析; 师:孩子们,在炎炎夏日,你们喜欢下雨吗? 生:喜欢(不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但我更喜欢春天的雨,因为春雨贵如油呀!(有的同学喜欢,有的不喜欢,我相信田里的庄稼和农民伯伯都喜欢,他们还喜欢春雨)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杜甫的《春夜喜雨》(PPT出示) 范读-领读-齐读 师:《喜雨》为题的共四首,这一首《春夜喜雨》为名。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在成都草堂居住了两年。从上年的冬天到这年的二月间,成都一带发生了旱灾。当春雨来临之际,杜甫欣喜非常,以就久旱逢甘露的心情,在诗中描绘了春夜雨景,讴歌了春雨滋润万物之功。“好”字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