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 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综述
;氮氧化物的性质、来源及影响
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烟气脱硝技术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固定源氮氧化物控制技术评价
我国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策略 ;氮氧化物的种类和性质
受人为活动影响的氮循环
氮氧化物的来源与排放
氮氧化物排放的环境影响
氮氧化物减排措施与途径;氮氧化物的种类和性质;氮氧化物的种类和性质;NO、NO2;N2O;*;*;*;*;*;*;*;*;*;*;*;*;*;*;氮氧化物的性质、来源及影响
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烟气脱硝技术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固定源氮氧化物控制技术评价
我国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策略 ;*;控制NOx形成的因素;控制NOx形成的因素;主要低NOx燃烧技术;与燃料种类、燃烧方式以及排渣方式有关
CO、HC、碳黑产生量增加;燃烧空气由27oC预热到315oC,NO排放量增加3倍
降低火焰区的温度峰值,适合燃气锅炉
;适合液态排渣炉、燃油和燃气锅炉;不适于固态排渣炉;第一段:氧气不足,烟气温度低,抑制燃料型和热力型NOx生成
第二段:二次空气,CO、HC完全燃烧,烟气温度低,动力学上限制了NOx的生成
;*;在炉膛的特定区域内注入再燃燃料(占燃料总量的10%-30%)
再燃燃料:天然气;微细的煤粉(停留时间长)
与燃尽风配合使用可减少60%的氮排放;*;*;*;*;富粉流的空气量少,抑制燃料型NOx的生成;
贫粉流因空气量多,燃料型NOx生成增多,但因温度低,热力型NOx减少;接近理论空燃比的空气和燃料形成稳定的一次火焰
一次火焰区下游形成低氧还原区,还原已生成的NOx
通入分级空气,控制氧的浓度,减少NOx的发生
;*;*;各种低NOx燃烧技术的运行效果;不同低NOX燃烧技术的NOX排放值比较;低氮燃烧技术小结;氮氧化物的性质、来源及影响
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烟气脱硝技术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固定源氮氧化物控制技术评价
我国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策略 ;*;*;烟气脱硝技术在美国火电厂的应用;烟气脱硝技术在中国火电厂的应用;尿素和氨基化合物作为还原剂,较高反应温度;SNCR的化学反应原理;主化学反应
需要控制温度避免潜在氧化反应发生
还可能生成N2O,NOx脱除效率越高,N2O的生成量也随之增加;氨;氨氮摩尔比;*;增加传给液滴的能量;
增加喷嘴的个数;
增加喷射区的数量;
改进雾化喷嘴的设计以改善液滴的大小、分布、喷雾角度和方向;; 使用NH3的NOx脱除率比使用尿素的高10~20%;*;(1)技术成熟可靠
(2)初次投资低
(4)系统运行稳定
(5)设备模块化,占地小
(6)无副产品
问题:还原剂利用率低、脱硝效率低、氨逃逸;*;温度:290~430℃
还原剂:氨、尿素
催化剂:贵金属、金属氧化物、炭基催化剂、分子筛
主反应
潜在副反应
;快反应;催化剂载体——TiO2
活性组分——V2O5;V2O5-WO3;V2O5-MoO3 ;;三、烟气脱硝技术;三、烟气脱硝技术;三、烟气脱硝技术;三、烟气脱硝技术;温度;*;*;*;370℃;;;;;;;;吹灰器名称;*;*;*;*;*;*;*;氮氧化物的性质、来源及影响
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烟气脱硝技术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固定源氮氧化物控制技术评价
我国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策略 ;*;电子束辐射同时脱硫脱氮工艺;电子束辐射同时脱硫脱氮工艺;电子束辐射同时脱硫脱氮工艺;电子束辐射同时脱硫脱氮工艺;电子束辐射同时脱硫脱氮工艺;电子束辐射同时脱硫脱氮工艺;HClO3
;*;*;同时氧化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脱除效率高,NOx 的脱除效率能达到95%以上,可以在更大的 NOx 入口浓度范围内工作;
操作温度低,可以在常温下运行;
工艺产生酸性废液,存在运输和贮存问题;
氯酸对设备与管道有强腐蚀作用,需要添加防腐内衬材料,增加了设备费用。;;*;将钙基或钠基碱性吸收剂喷入烟气中脱硫;
将高温催化剂喷入耐高温陶瓷纤维袋内并通过喷氨脱硝;
高温脉冲喷射布袋除尘;氮氧化物的性质、来源及影响
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烟气脱硝技术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固定源氮氧化物控制技术评价
我国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策略 ;成本比较;成本比较;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烟气脱硝技术的选择原则;氮氧化物的性质、来源及影响
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烟气脱硝技术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固定源氮氧化物控制技术评价
我国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策略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指南第1部分:乘客和载货电梯.pdf VIP
- 合成药物工艺研究.pptx VIP
- 电气预防性试验及防雷试验工程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基于“六位一体”内部控制的创新实践.pdf VIP
-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全文).doc VIP
- 新一代大学英语(提高篇)视听说教程 1 B1U1.pptx VIP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吉J2020-011:木塑复合材料景观工程构造.pdf VIP
- 2024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指南第3部分:杂物电梯.docx VIP
- 服装裁剪与制作(第三版)全书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汇总.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