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击穗气吹式”杂交水稻制种授粉机授粉管优化与试验.pdf
第 31 卷 第 3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31 No.3
2015年 2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Feb. 2015 101
“击穗气吹式”杂交水稻制种授粉机授粉管优化与试验
王永维 1,2,唐 晨 1,2,王 俊 1
※
,胡金冰 1,任奇锋 1
(1.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杭州 310058;2. 台州市汇科农业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台州 318050)
摘 要:为克服人工授粉效率低、花粉分布均匀性差等缺点,实现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授粉,该文设计并试制了击穗-气
吹式杂交水稻授粉机,利用 CFD 数值仿真技术对该机气吹嘴式和气吹孔式 2 种授粉管的气流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测试
了不同流量下授粉管各吹气孔流速;然后进行田间授粉试验,采用重力玻片法检测了授粉机授粉与人工授粉时花粉分布。
结果表明,在相同进气口速度条件下,吹孔式授粉管外部分气吹孔气流倾斜,授粉管外侧存在气流未达到的死区;气嘴
式授粉管外侧各气吹嘴气流方向基本一致,可为气流授粉提供均匀稳定的气流场,吹嘴式授粉管是较理想的授粉管型式;
在进气口风速为 5.4、10.0 和 13.5 m/s 时,吹嘴式授粉管各气吹嘴出口气流速度的模拟与实测值沿授粉管的变化趋势一致,
气吹嘴出口气流速度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分别为 2.14%、2.40%和 3.43%,气流沿授粉管分布的均匀性变异系数分
别为 14.76%、15.93%和 16.31%。田间授粉试验表明,在气吹嘴出口平均流速为 7.3 m/s 时,该机的每行花粉量及各母本
行花粉量分布的均匀性上均优于人工授粉,授粉效率高于人工授粉法,为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授粉提供了实用机型。
关键词:农业机械;优化;试验;数值模拟;杂交水稻;授粉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5.03.014
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5)-03-0101-06
王永维,唐 晨,王 俊,等. “击穗气吹式”杂交水稻制种授粉机授粉管优化与试验[J].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3):
101-106.
Wang Yongwei, Tang Chen, Wang Jun, et al. Optimization and experiment on pollination tube of collision and air-blowing hybrid
rice pollination machine[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5,
31(3): 101-10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0 引 言
自中国在 1973 年首先实现三系籼型杂交水稻配套育
种以来,杂交水稻技术在国内外大面积推广普及,大幅
提高了水稻的产量[1]。随着杂交水稻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推
广,就其种子生产的配套技术也相应地提出了新要求。
授粉是杂交水稻制种的关键环节,而充分、均匀的授粉
是提高制种质量和产量的关键[2]。目前,杂交水稻授粉的
人工辅助授粉方法主要包括人力式和机械式。人力式授
粉是传统的授粉方式,主要有绳索拉粉、单长竿赶粉、
双短杆推粉, 相比于绳索法[3],利用竹竿碰撞,花粉飞扬
距离远,授粉均匀,授粉质量高,至今仍是杂交水稻制
种的主要方式,在中国、东南亚[4-5]、印度[6-7]等劳动力密
集的地区应用较多,但所有人力式授粉法劳动强度大、
生产效率低等不足,不能满足现代制种技术的发展要
求。机械式授粉主要包括气力式和碰撞式 2 种。碰撞式
机械授粉的原理是模仿人力式对水稻父本碰撞达到授
收稿日期:2014-09-28 修订日期:2014-12-25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203052);浙
江省“三农六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和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优先主题)农业
资助项目(2008C120601)
作者简介: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ZnO掺杂对Ca0.25(Li0.43Sm0.57)0.75TiO3陶瓷烧结性能和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pdf
- Zn与Mg质量比对Al-Zn-Mg-Cu合金淬火敏感性的影响.pdf
- Zn助剂对铁基催化剂费托合成制低碳烯烃性能的影响.pdf
- Zr掺杂对PdOCe1-xPdxO2-δ催化剂CO和CH4催化氧化的影响.pdf
- Zr添加量和退火温度对热轧Al板 电导率和硬度的影响.pdf
- ZSM-5分子筛上轻烃裂解性能:晶粒尺寸的影响.pdf
- α-乙基-2-氧-1-吡咯烷乙酸乙酯水解酶产生菌发酵培养基的响应面优化.pdf
- ε-聚赖氨酸发酵培养基的优化.pdf
- “《分析化学》-赛默飞双三元液相色谱应用专刊”征稿启事.pdf
- “一体化提升系统”在隧洞施工中的应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