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源和氮源对平菇(PH06)菌丝生长的影响.pdfVIP

碳源和氮源对平菇(PH06)菌丝生长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O卷 第3期 2012 年 O5月 佳 木 斯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Jiamus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01.3O No.3 Mav 2012 文章编号:1008—1402(2012)03一o478—03 碳源和氮源对平菇(PH06)茵丝生长的影响① 薛春梅, 刘婷婷, 迟秀娟, 张 琼, 范津京, 朱多龙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 试验选取四种碳源及每种碳源七种不同浓度,同时选取六种氮源每种氮源七种不同 浓度,进行对比试验从中选出适合平菇(PH06)茵丝生长的最佳碳源及氮源.实验证明,固体培养 基中平菇(PH06)茵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浓度为 1.5%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是浓度为0.7%蛋 白胨和浓度为0.7%酵母粉,最佳碳氮源组合是浓度为0.5%的麦芽糖与浓度为0.7%的酵母粉. 关键词: 平菇;碳源;氮源;培养基 中图分类号: Q939.96 文献标识码: A 0 引 言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又名北风菌、蚝菌、 冻菌、侧耳、凤尾菇、白平菇、鲍鱼菌、鲍菇、耳菇、天 花菜、北风菌等,是栽培广泛的食用菌⋯.分类学 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 科、侧耳属.全世界约有5O种,我国目前包括野生 和引种栽培的已知种类达36种,是侧耳属真菌种 类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J.侧耳属的食用菌 具有较强的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的能力,容易栽 培【3】.平菇肉质肥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还 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价值.平菇已经成为我国栽培最 为普遍、生产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种.平菇生产对促 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目的是选择出平菇(PH06)菌种固体培养 基中适合的碳源、氮源及碳氮源的最佳组合,以保 证该培养基在平菇(PH06)菌种纯化、菌种生产、菌 种保藏及其它领域的科学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r 实验菌种 本实验所用菌种平菇(PH06),由佳木斯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实验室提供. 1.2 培养基的配制 1.2.1 母种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去皮)200g,蔗糖 20g,琼脂 20g,水 1000g,pH值自然. 1.2.2 无碳基础培养基配方 蛋白胨 3g,琼脂 20g,磷酸二氢钾 3g,硫酸镁 1.5g,维生素 B1 10mg,定容至 1000 mL-4 . 1.2.3 无氮基础培养基配方: 蔗糖20g,琼脂 20g,磷酸二氢钾 3g,硫酸镁 1. 5g,维生素Bl 10mg,水1000mL,PH自然. 1.2.4 不同碳源培养基配方 分别以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为碳 源,每种碳源按浓度为 0.5%,1%,1.5%,2%,2. 5%,3%,3.5%分别加入到无碳基础培养基,即每 种碳源做七个水平,每个水平三个重复. 1.2.5 不同氮源培养基配方 分别以马铃薯,玉米面,酵母粉,蛋白胨,硝酸 钾,尿素为氮源.每种氮源按浓度0.1%,0.2%,0. 3%,0.4%,0.5%,0.6%,0.7%分别加人无氮基础培 养基,即每种氮源做七个水平,每个水平三个重复. 1.2.6 碳氮源培养基制备 按基础培养基配方分别配制无碳基础培养基 28份和无氮基础培养基42份,最后加上不同浓度 的不同碳氮源,加热使其溶于蒸馏水中,每份定容 到 100ml,制备碳源基础培养基和氮源基础培养 基.分别分装在 250mL三角瓶中.贴好标签并用棉 塞及牛皮纸封口,在 121oC下灭菌 30min,冷却后 备用.取直径 9 cm的培养皿洗净晾干,在165— 170oC的干燥箱中干热灭菌 2h J,冷却后取出.将 灭好菌的培养基在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熔化,在无 ① 收稿13期:2012一o4—05 基金项目:佳木斯大学科技创新课题项目(Dz2011一o43);佳木斯大学科研课题($2010-56) 作者简介:薛春梅(1975一),女,黑龙江桦川人,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第3期 薛春梅,等:碳源和氮源对平菇(PH06)茵丝生长的影响 479 菌室超净工作台上按照无菌操作方法倒平板,每种 培养基设 3个重复,每皿20mL. 1.3 方 法 1.3.1 菌种活化 将 PH06母种转接到母种培养基平板上,25cC 恒温箱中培养 7d后备用 J.活化的目的是为了保 证试验用接种块的菌龄保持一致,以减少试验误差. 1.3.2 接种培养 在培养基平板皿底划“+”线,并分别标记处 理.用接种铲沿活化后的菌种菌落边缘取相同菌龄 的菌种块,分别接种在“+”线交叉处,每皿接直 径约6 mm左右的菌种 1块,菌丝面向上,轻压防 止移动.然后在 25℃恒

文档评论(0)

ouyangxiaox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鞋类设计师,喜欢整理收集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