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三章 声现象 练习题.doc

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三章 声现象 练习题.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三章 声现象 练习题

第PAGE4页 共NUMPAGES4页 第三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基础闯关全练 1.人吹口哨时所发声音的振动物体是(  ) A.嘴唇 B.声带 C.舌头 D.空气 2.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C.振动停止后,物体停止发声 D.有时候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3.如图所示,玻璃缸内的水中有金鱼,在鱼缸旁边拍掌,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 A.鱼缸→空气→水→鱼 B.空气→鱼缸→水→鱼 C.鱼缸→水→鱼 D.水→鱼 4.如图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 5.声音在下列介质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 A.钢铁  B.海水  C.淡水  D.空气 6.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一般不同。根据下表可知: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________(选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________的影响。 空气(0 ℃)331 m/s煤油1 324 m/s空气(15 ℃)340 m/s水(常温)1 500 m/s空气(25 ℃)346 m/s海水(25 ℃)1 531 m/s能力提升全练 1.将拨响的琴弦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的原因是(  ) A.琴弦的振动停止了  B.声音被手吸收了 C.琴弦的振动变小了  D.声音被手挡住了 2.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回声来测量距离。一座高山,看上去很近,走了好久还走不到,“望山跑死马”就是这个道理。距离有多远呢?不妨请“应声阿哥”来帮个忙:对着高山喊,听一下回声,记下两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就可以估计距离。如果一个人对着一座高山呼喊,经过10 s后听到回声,那么我们可以断定(  ) A.高山距人大约1 700 m B.高山距人大约3 400 m C.高山距人大约170 m D.高山距人大约340 m 3.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________次响声,后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________传来的。 4.如图所示,你觉得其中的说法符合科学道理吗?请说明原因。 三年模拟全练 1.在敲响大古钟时,同学们发现,停止撞击大钟,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大钟的回声 B.钟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C.大钟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如图是甲骨文中的“殸”(古代打击乐器)字,其意思是手拿木槌(字左部)敲打三角形石块(字右部),使石块________而发出声音。 五年中考全练 1.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 A.振动 B.静止不动 C.一直向右运动 D.一直向左运动 3.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船在长江不幸翻沉。救援人员将耳朵贴在船底上,听到船内有呼救声,及时救出了呼救人员。这说明不仅气体、液体能够传声,________也能够传声。 4.小贺和同学周末结伴去姑婆山游玩,来到大草坪中央,他们对着前方680 m远的仙姑瀑布兴奋地大声喊:“我爱你…贺州!”(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1)请计算出他们的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是多少s? (2)他们是否能听到自己的回声? 核心素养全练 1.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写出需要的器材和相应的步骤。 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会拐弯的声音 《枫桥夜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为什么寒山寺的钟声能回荡在姑苏城的夜空,在客船上听来如此清晰呢?从声学的角度来探讨,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我们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气温有关。地面上方不同高度处的气温不同,声波在向前传播时会向温度低的方向偏折。深秋夜晚,地面降温快,地面附近空气温度低,而离地面较高处气温相对较高,声源发出的声波的传播方向是向下弯曲的,声波集中在地面附近,地面附近很大范围内能接收到声波,加上夜深人静,在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