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癫狂与自杀的艺术家.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抑郁、癫狂与自杀的艺术家.doc

PAGE  PAGE 9 抑郁、癫狂与自杀的艺术家   艺术家的情感脆弱和心理异常并不是我们常人想当然的臆测,而是有着充分的科学论据。1980年代,心理学家贾米森研究了英国的47名作家和英国皇家艺术协会的视觉艺术家――研究发现38%的艺术家和作家曾经接受过情感障碍的治疗,其中的四分之三需要药物或住院治疗,一半的诗人需要有人监护治疗   “心理变态”的艺术家   天才演员能够让自己在戏剧中“消失”,只剩角色。天才画家能够让人物在画布上“消失”,只剩自己―― 艺术品很多时候就是艺术家的个人情感与心理的宣泄。艺术家比一般人更敏锐地感觉到世界的混乱、政治的肮脏、道德的迷失、个人的孤独,他们会因此而迷乱、狂躁、放纵,沉迷在酒精、性爱和混乱不堪的生活当中,但是他们还有一个发泄的路径就是创作,通过创作把混乱狂躁的情绪倾注到作品当中。   如果说最早模仿自然的临摹绘画更多是体现艺术家的写实技巧,那么在中国的文人画、西方的印象派、表现主义、达达主义、抽象主义和当代艺术中,艺术家则更多是在作品中宣泄自己的主观情感,可以说如果抽离了艺术家的情感与心理,那么艺术品就只剩下一堆颜料和麻布。   人的内在情感需要倾泻,愈是强烈澎湃的情绪,在宣泄与抒发的时候就愈能够爆发出更大的能量,艺术家的强烈情感与内心挫折,往往能够转化为他们的创作动力,内心的价值观与汹涌激荡的悲愤、郁闷可以在作品中得到升华。   我们通常把那些偏离了社会准则的行为和心理称之为“变态”。其实,在任何一种文化中,在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的身上都能找到或多或少的“变态行为与心理”,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点偏离社会准则的行为,但是艺术家群体显然是一个心理异常的“重灾区”。   艺术家的情感脆弱和心理异常并不是我们想当然的臆测,而是有着充分的科学论据。1980年代,心理学家贾米森研究了英国的47名作家和英国皇家艺术协会的视觉艺术家。研究发现38%的艺术家和作家曾经接受过情感障碍的治疗,其中的四分之三需要药物或住院治疗,一半的诗人需要有人监护治疗。1992年,路德维希?肯塔基大学的安纳德米发表了针对1005名艺术家、作家和其他专业人士的调查报告。报告中披露:艺术家和作家群体中的精神病、自杀、情感障碍和药物滥用的情况是商界、科研界和其他专业人士的2―3倍。   作品是“变态情感”的转移   很多艺术家因为情感脆弱、性情孤僻,感受力又特别敏锐,因此特别容易感受到生活的挫败感,很容易超过心理承受能力而崩溃,天才艺术家大多是偏执狂和妄想狂。   但是脆弱的心理与充沛的情感又是艺术家不可或缺的条件,“不疯魔不成活”的艺术家对理性世界的破坏,对保守规则的突破,正是那些平庸者不敢也无法达到的状态。“心理变态”的状态有助于艺术家打破常规,正常人受到思维定势的约束,在创作中墨守成规,而心理变态的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会摆脱现实的约束和思维的桎梏,肆无忌惮地挥洒内心的强烈情感,因此天才艺术家往往是心理异常的人。   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梵高,我们可以从梵高作品那些浓烈的色彩、强烈的笔触、梦幻般的构图中感受到艺术家澎湃的激情。事实上,梵高作品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正来自他的心理变态与情感失控。他最出色的作品就创作于他的精神病最严重的时候,梵高在创作《鸢尾花》(1987年拍卖价5300万美元)的时候,精神病发作,但是他在极端痛苦的时候仍然拒绝接受治疗,并且坚持作画,他宣称作画就是自己的“驱魔法”,是防止疾病的“避雷针”。梵高也说过自己如果是正常人,绝对不会成为画家。   除了梵高之外,还有无数因为“癫狂”而闻名的艺术家,从人称梁疯子的禅画大师梁楷,到酩酊大醉之后以发蘸墨,挥毫落纸如云烟的草书圣手张旭,从精神病院的常客蒙克和草间弥生,再到“以人类为敌”的当代艺术家大同大张,癫狂成为许多著名艺术家的身份标签。   事实上,在纯粹理性的哲学尚未成为主流之前,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对待癫狂的态度都不像今天这么歧视。中外的巫师、神婆都是疯狂的化身,中国历代也有不少癫狂的画家受到皇室的赞赏,画家的癫狂反而平添纯真的艺术魅力,讲究等级礼仪的皇宫贵族也不会以为他们的大醉佯狂是一种冒犯。直到近代,疯狂被认为是病态,疯子被囚禁在精神病院里,狂人被社会所歧视,疯狂甚至成为犯罪与暴力的起源。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并不是所有文化在所有时候都反对疯狂,有的行为被某种文化视为疯狂,在别的文化中则是可以被接受的。譬如今天的行为艺术,在保守国家中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疯狂,但是在西方国家则是人性自由张扬的象征。   癫狂的徐渭与压抑的八大   心理变态的艺术家往往有两种创作模式,一种癫狂,作品仿佛爆炸式的倾泻,一种是压抑,作品是内敛式的自我折磨。   癫狂的艺术家用肆意挥洒的笔墨来倾泻自己的强烈情感,比如徐渭、梵高。但是也有的风格狂放的艺术家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