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章古典文献的注译
第八章 古典文献的注译;§1注释的内容及源流;;;;训诂:训,解说;诂,指的是古言。早期的训诂主要是词句的解释,后来范围逐渐扩大,凡是对古书的注释都可以叫做训诂。;§1.2注释的内容;二、释义
释义是注释古代文献的重要内容。所谓释义常见的情况有释词、串讲、通释三种情况。;(1)释词。解释字义、词义。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马曰:“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
《周易·乾·九二》:“见龙在田。”魏王弼注:“出潜离隐,故曰见龙。处于地上,故曰在田。”;(2)串讲。或称串解、释句。就是解释一句或几句的意思。
《诗经·魏风·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郑笺:“我事女三岁矣,曾无教令恩德来顾眷我。”
《楚辞·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汉王逸《章句》:“言万民禀天命而生,各有所乐,或乐谄佞,或乐贪淫,我独好修正直以为常行也。”;(3)通释。解释全章全篇的大意。
《诗经·小雅·采薇》共六章,卒章郑笺:“上三章言戍役,次二章言将率之行,故此章重序其往反之时,极言其苦以说之。”
通释的内容除了解释全章全篇的大意外,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把握整个篇章的意思,还可以对作者的情况、原文所涉及的背景、写作的过程等进行一个总的解释。
《诗经·豳风·七月》的小序对全诗解题:“《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三、阐述语法
阐述语法,在古书的注释中也是常用的。有的阐述词法,有的阐述句法。
《诗经·周南·麟之趾》:“于嗟麟兮。”毛传:“于嗟,叹辞。”
《春秋·襄公二十五年》:“吴子谒伐楚,门于巢卒。”《公羊传》:“门于巢卒者何?入门乎巢而卒也。入门乎巢而卒者何?入巢之门而卒也。”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晋杜预注:“已死更生,白骨更肉。”;四、说明表现方法或修辞手段。
赋和兴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
古诗文使用的修辞手段很多。《楚辞·离骚》:“纫秋兰以为佩。”王逸章句:“纫,索也。兰,香草也。秋而芳佩饰也,所以象德。”
诠释典故是注释中最常见的,有的作品几乎是句句用典,注明典故便成了学者们注解的首在任务。
左思《咏史》:“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唐李善引《史记》注曰:“荆轲之燕,与屠狗及高渐离饮于燕世。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五、阐释其他文化知识。
古书注释涉及的面很广,举凡历史事件、典章制度、婚姻家族、人物称谓、天文历法、地理区划、教育科举、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礼俗宗教、生活方式、科学技术,只要影响着人们对古书理解的地方,都有或详或略的解释。 ;《左传·隐公元年》:“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晋杜预注:“假摄君位,不修即位之礼。”
《诗经·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毛传:“百两,百乘也。诸侯之子嫁于诸侯,送御皆百乘。”;§1.3注释的源流;二、汉代的注释。为儒家经典作注。
秦以前许多典籍的原文及注释,传到汉代,汉人已不能完全读懂了,于是有一些专门的学者,为这些古书作注释。至东汉,为儒家经籍做注释非常昌盛,贾逵、马融、郑玄等都是著名的注释家。郑玄注《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等,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除了对儒家经典的注释外,汉代的注释学家们对道家的和其他的著作也作了一些注释。如郑众《国语章句》、高诱《战国策注》、王逸《楚辞章句》、马融《离骚注》、《淮南子注》等。;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注释。
仍以儒家的经典为主。流传至今的还如王弼《周易注》、杜预《春秋经传集解》、
何晏《论语集解》、郭璞《尔雅注》等。其他史、子、集部的重要著作乃至佛教经典,都有人注释。这一时期的注释中还兴起一种“义疏”的形式。汉代的注释家,一般只注释正文,而不注释前人的注解,只有郑玄的《毛诗笺》既注诗经正文,又注释毛传。这咱兼释经和注的形式,成为后世义疏的滥觞。;四、唐宋时期注释的发展
义疏的注释的形式在唐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现在最通行的《十三经注疏》,多是汉朝人或魏晋人作的注,唐宋人作的疏。
唐人除了为先秦的经书作注疏外,也为汉以后的其他古书作注解。
宋代除了为经书作注疏外,理学家们也为一些经籍作注。不过他们的注疏与以前的注解家不同,常常大谈义理,发挥心得,别创新解,利用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宋人还喜欢为诗文集作注,不但为前代作家的集子作注,还为本朝作家的集子作注。;;§2注释的名类及其术语;(2)注。注是注释中最通行的一种名称。西汉便有以注为名称的书籍。《史记.淮南衡山王列传》索隐刘向《别录》云:“《易》家有《救氏注》也。”;;;;;;(8)记。记也是注释的一种,与传、说的作用近似。经传中的《礼记》便是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班语言绘本《章鱼先生卖雨伞》PPT课件(原版有声动态).pptx
- 大学毕业设计 汽车悬挂系统设计.doc
-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推进课.pptx VIP
- 2023年故宫博物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蒸汽爆破法制浆的研究进展 .pdf VIP
- 幼儿园园本培训课件.pptx VIP
-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汉办预测卷二.docx
- JB_T 14047-2021CN超超临界汽轮机用ZG13Cr9Mo2Co1NiVNbNB耐热钢铸件 技术条件.pdf
- 深入贯彻学习2025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教育测试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原发性肝癌的ct诊断.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