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地构造大题汇
1.我国地形有哪些特征?
中国地势基本特征-1
阶梯状地形 从西向东递降,可分成四个台阶:
第一台阶:青藏高原海拔4000-5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第二台阶:青藏高原以北,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西,海拔1000-2000米,包括内蒙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及塔里木、准噶尔和四川等大型盆地与山脉相间;
第三台阶:包括松辽、华北、江汉等东部平原、平原东侧的胶辽山地、东南沿海山地、海南岛、台湾和渤海、黄海、东海浅水大陆架组成的第三地形台地;
第四台阶:大陆边缘东部深水盆地,包括南海、冲绳海槽等,海深在2000米以下。
中国地势基本特征-2
以贺兰山、龙门山至横段山一线为界;东西两部分的山势走向和地表高度显著不同。
西部山系以北西西走向为主,夹持着近东西向的菱形盆地,海拔高度大,地貌反差强烈;
东部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山系走向北东-北北东,与相同方向的平原和盆地相间排列,其整体高度低,地貌反差小。
中国地势基本特征-3
三条东西向山脉分隔了四大水系:
阴山-燕山山脉;秦岭-昆仑山脉;南岭山脉。
松花江、黄河、长江和珠江四大流域的分水岭。
2.我国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是什么?
中国是夹持在西伯利亚地台、蒙古-额霍茨克构造带,印度地台、喜马拉雅构造带,西太平洋构造带之间的“复式陆块区”,陆块各有亲缘,现今大地构造格架并非与史俱在;
早古生代各陆块漂游在南半球;
晚古生代各陆块属于古特提斯洋中的“古华夏大陆群”,印支期拼合为古亚洲大陆;
印支期后古亚洲大陆受到新特提斯洋和西太平洋构造带的影响,始新世末印度板块拼合后才形成亚洲大陆。
3.我国构造演化经历了几个主要的阶段?
太古宙-新元古宙:太古宙-古元古宙,陆核-中朝板块基底;新元古宙,Rodinia超大陆形成
新元古宙-印支期:陆块飘移-碰撞;古亚洲大陆形成。
中-新生代:陆内变形,东部拉张陷落,地壳减薄;西部挤压隆升,地壳增厚。
15.中国陆块有哪些类型?并逐一举例说明区别它们的主要标志是什么?何时期以何种增生机制形成古亚洲大陆?
中国的陆块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华北型包括中朝板块。具有18亿年的吕梁运动形成的结晶基底;O2—C1有塔康运动形成的平行不整合;具有华夏植物群。
扬子型包括扬子-华南板块;塔里木板块、柴达木地块。具有8亿年的基底;海相沉积作用从南华-震旦纪持续到中三叠世;具有南华纪的冰积层和震旦纪的含P层;具有华夏植物群。
冈瓦纳型包括拉萨地块、印度板块北缘。具有泛非期的基底,以及晚石炭---早二叠世的冰川和冷水型动植物群:含砾板岩、舌羊齿、冷水型动物
北亚型包括黑龙江、哈萨斯坦微板块。具有兴凯期的基底和Argaran植物群
中国地块的主体是印支运动以来通过弧---弧、陆---陆、弧---陆三种类型碰撞形成古亚洲大陆
4.华北地台构造演化史
一、华北地台大地构造演化概述
1)早前寒武纪(太古代-古元古代)
基底形成演化阶段(Ap-m陆核孕育阶段; An初始克拉通化; Pt1结晶基底形成);
2)晚前寒武纪(中—新元古代)—三叠纪
地台稳定发展阶段(Pt2-3大陆裂陷阶段; Pz稳定盖层沉积阶段);
3)中-新生代:主要是侏罗纪——新生代
陆内构造阶段(或“地台活化”阶段/西太平洋构造带活动阶段)
二、基底构造演化四个阶段
①古陆核形成 迁西期 (Ae-Ap)
经历了3.2-3.0 Ga迁西运动,并伴随大规模钠质花岗岩(奥长花岗岩)侵入,在冀东、辽北形成一些以绿岩-花岗岩地体为核心的古陆核。
②基底雏形形成 阜平期 (Am)
经历了2.9-2.8 Ga阜平运动 (全球性构造-热事件)大规模钾质花岗岩侵入,把孤立的古陆核联结成一个统一的太古宙克拉通,使冀鲁与鄂尔多斯陆核联成一体,奠定了华北地台的基底的雏形。
③新太古宙裂陷槽、裂谷出现 五台期 (An)
经历了2.6-2.5 Ga的五台运动引起了裂陷槽内强烈的线性褶皱与变质并伴随钾质花岗岩侵入,使地壳增厚,稳定区进一步扩大,活动带逐渐缩小.
④华北地台基底形成 吕梁期 Pt1
经历了1.9-1.8 Ga为主幕的吕梁(中条)运动引起区域变质与钾质花岗岩侵入最终形成了华北地台的基底,奠定了中元古宙以后的沉积基础。
地台基底形成的早晚和不均一性,决定了盖层发育阶段活动与稳定性的差异。
三、克拉通(盖层)构造演化阶段
1.中-新元古代是一个由活动到稳定的构造转变的过度时期,这个阶段在空间上的构造分异也很明显,三个裂陷槽表现了一定的活动性,诸如大幅度差异式的沉降和同沉积的火山活动,而克拉通主体山西-鄂尔多斯和鲁西地区则处于相对稳定的隆起状态。 晋宁造山运动后,华北地区进入稳定的板块发展阶段。
2.古生代:早古生代:(O3-C1)华北板块主体隆升为古陆;中晚古生代: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兴古桑国家概念性规划解说词0214s汇.doc
- 大亚湾未来发展解析汇.doc
- 大位移模数式伸缩装置类型及安装工艺汇.doc
- 大厦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汇.doc
- 大合拢焊接工序准则汇.doc
- 大同城建规划文字摘要汇.doc
- 大同电镀废水化验资料汇.doc
- 大喇叭滑道安全检查操作规范汇.doc
- 大地构造整理汇.doc
- 大唐甘谷发电厂技改工程设计变更审核汇总表-中机岩汇.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最近下载
-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ocx VIP
- (2025春新版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pdf
-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 物业管理服务报价表完整优秀版 .pdf VIP
-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doc VIP
- 莒县鸿瑞矿业有限公司新型节能环保型石灰窑项目(三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docx VIP
-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df
- ZOOM声乐乐器L-12 快速入门 (Chinese)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基于单片机的宠物喂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 中小学(三阶魔方的复原)校本教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