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茶艺表演中的配乐艺术
2011. 3
试论茶艺表演中的配乐艺术
■雷 敏
[内容提要 ] 音乐与茶艺都是艺术,二者结合在一起,既给人以感官味觉的享受,又给人精神上
的享受。茶艺结合了冲泡、表演、环境及配乐艺术。在茶艺表演中,如果能根据其表现的意境和内涵配
以相应的背景音乐,不但能够烘托环境气氛,增加美学效果,还可以帮助泡茶者、品茶者调息、稳定情
绪,使其得到更美的精神享受,更能提升茶艺的审美内涵。
[关键词 ] 茶艺; 音乐; 审美
[中图分类号 ]J62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06 - 2335( 2011) 03 - 0359 - 03
[作者简介 ] 雷 敏( 1979—) ,女,硕士,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江
西南昌 330031)
一、茶艺与音乐的起源 雅的精神享受。不仅能更好地品饮出茶中滋味,更有
陆羽在《茶经》里说:“ 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 益于体味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幽邃神韵。
鲁周公。”可见,同音乐一样,我国水的发现和饮用也 1. 古琴,又名“七弦琴”
可以上溯到远古时期的神农氏。传世的《神农食经》 是“八音”分类中“丝”的代表乐器,是中国古代
里就有“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其中的 文化的重要象征,至今已有 3000 多年的发展历史。
“荼”就是茶的古字。中国水发源于周,诞生于两汉, “在演奏时,通过左右手技法的变化,可奏出刚劲浑
兴盛于唐宋,历经元、明、清三代,余波荡漾,至今不 厚的散音,轻盈飘渺的泛音,细腻圆润的按音等不同
衰。稍稍梳理一下历代有关饮茶的诗词,就会发现茶 的音响。典雅、古朴的音色游离虚实之间,是古琴音
与音乐的关系由来已久。如唐·鲍君徽《东亭茶宴》、 乐独有的韵味”。古琴音乐要求“乐有志,声有容”,具
白居易《宿杜曲花下》、郑巢《秋日陪姚郎中登郡中南 有深刻的内涵,且要有美、情、景融为一体的审美特
亭》、宋·曾丰《侯月烹茶吹笛》,以及苏轼《行香子· 性,所以茶艺表演时配上古琴音乐,则更能让观众感
茶词》、黄庭坚《鹧鸪天·汤词》、曹冠《朝中措·汤》 受到茶艺的意蕴悠远及历史的厚重感。
等,就分别提到了古琴、笙歌、清唱、弦管、琵琶、笛、瑟 2. 筝,又叫古筝
等多种器乐和声乐。后人在论及茶之所宜时也认为: 是我国最古老的、表现力最为丰富的弹拨乐器
“茶宜净室,宜古曲”。明人许次纾在《茶疏》中就提出 之一。古筝发音清脆悦耳,音色浑厚圆润、委婉含蓄,
了“听歌拍板、鼓琴看画、茂林修竹、清幽寺观”等二 善于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正好与茶艺表演中倒水
十多个适宜于饮茶的优雅环境和事宜。 的水声相匹配,可以让品茶者在欣赏茶艺的同时,感
二、茶艺表演的配乐乐器 觉仿佛置身于山水间。
音乐与茶艺相结合的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