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艺馆往何处去_中国茶艺馆三十年反思.pdfVIP

中国茶艺馆往何处去_中国茶艺馆三十年反思.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茶艺馆往何处去_中国茶艺馆三十年反思

中国茶艺馆往何处去? 中国茶艺馆三十年反思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陈文华 一. 茶艺馆的回顾 茶艺馆是传统茶馆的继承与发展, 但它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茶馆虽 然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并且功能日益齐全, 但基本性质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依然是自发形成的 出售茶汤提供休闲娱乐的商业场所。而茶艺馆却是作为当代茶文化复兴的闯将和产物的双重 身份而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它的出现是由一批以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的文化精英们积极 参与下所催生的。因此从一开始它就与中华茶文化复兴热潮结合在一起, 肩负弘扬中华茶文 化的历史使命, 从而烙下鲜明的文化印记。海峡对岸茶艺馆的诞生和发展???是个生动的例子。 台湾首家茶艺馆是管寿龄小姐于 1977 年创办的, 这是第一个挂出 茶艺馆!招牌的新型茶馆。 当时她是以经营国画、陶瓷艺术品为主, 人们可以在馆内一边品茶一边观赏艺术品。在此之 前, 台湾已有几家文化品位相当不错的茶馆, 但都称为茶馆, 没有一家叫茶艺馆。可见首创 茶 艺馆!名称的管寿龄小姐是位经营书画、艺术品的文化业者, 其开创茶艺馆事业并非偶然的。 到 1981 年, 台北地区同时出现陆羽、白云轩、紫藤庐、贵阳、仙境、老龚、神州、雅士坊等 8 家茶 艺馆, 都是台湾茶艺事业的中坚力量, 他们共同采用紫藤庐茶艺馆主人周渝先生提议的 从咖 啡厅到茶艺馆, 从西方情调走进东方境界!的广告词做宣传, 号召社会大众走进茶艺馆, 其弘扬 茶文化的宗旨非常明确。其中陆羽茶艺中心的蔡荣章先生、紫藤庐茶艺馆的周渝先生以及开 办 良心茶艺馆!后来并建立 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的范增平先生等都是台湾地区茶文化活动 领军人物, 几十年后他们依然坚守阵地, 一直为弘扬茶文化事业奋斗不已, 并且硕果累累, 成为 大家。他们创办的陆羽茶艺中心、紫藤庐茶艺馆历经近三十年风风雨雨, 依然长盛不衰, 显示 了作为新生事物的茶艺馆旺盛的生命力。( 1) 大陆茶艺馆的发展历史也是有力的见证。 内地第一家以茶艺馆命名的茶馆是 1990 年由福建省博物馆创办的 福建茶艺馆!。该馆 设在博物馆的展厅里, 装修考究, 风格典雅, 富有浓郁的文化氛围, 馆内竖立蔡襄雕像和刻有 ?茶录#全文的碑石, 并陈列许多有关茶文化知识的文物和图片资料, 茶艺人员以功夫茶艺为客 人冲泡乌龙茶, 并演示客家擂茶等民俗茶艺。开馆后接待了很多国内外嘉宾, 如国际著名的作 家韩素音女士等人品茗后都给以很高评价。 福建茶艺馆!的创办者是福建省博物馆的有关领 导和茶艺人员, 都是文化工作者, 他们用博物馆的展厅来开办茶艺馆, 是将茶艺馆视为一种文 化产业, 其中陈列的一些有关茶文化文物和图片, 具有鲜明的文博色彩, 甚至成为博物馆文物 展览的一部分, 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甚至不对外开放, 所以并不是为了商业利益而开办的, 这是 78 一家典型的文化型茶艺馆, 具有弘扬茶文化的自觉意识, 虽然若干年后因展馆的重建而停办, 但它在中国茶艺馆发展史上的意义是应该给以肯定的。 大陆第二家茶艺馆是 1991 年 7

文档评论(0)

561190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