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me).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虚词(me)

文言常用虚词;何谓虚词 ;一、介词的语法功能;二、副词的语法功能;三、连词的语法功能;【而】;连词用法; 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②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④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3)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4)表转折,今译为:却、但。;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6)表修饰,今译为:着、地。;7)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8)表示目的关系。;9)表方位,今译为:以。;1、位置关系——看虚词前后词语的位置能否互换,能则表并列 2、先后关系——看前后词语意义是否有先后之分,有则表承接 3、同步关系——看前后动词的行为是否同时进行,并且强调后一动作,是则表修饰 4、语义关系——看后面词语的意义是否有所加深,有则表递进 5、分句关系——前后(词语或者)分句之间是否有前因后果关系,转折关系、目的关系,假设关系;代词用法;复合虚词;;;;其他用法;;分析: (①⑥转折连词 ①②④修饰连词 ③目的连词 ⑦顺承连词 ⑤递进连词) ;【何】;;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者”,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用在动词或介词前,一般以倒装句式出现,译时,“何”要后置。 ;3.用在名词前,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作语助词,相当于“啊”;复合虚词;【无何】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 悦,免成役(《促织》 ) ;【何必】译为“不必”,表示反问语气。 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 惠王上》 ;【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 用疑问口气表示程度。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何若】【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何……为】还(做某件事)干什么呢。 ;分析下列各句中的“何”字的意义与用法 ①君何以知燕王?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③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⑤吾欲之南海,何如?;【乎】;语气助词;;用在形容词后,有强化、赞叹意味。;;相当于“于”,在不同语境有不同翻译;可作词尾 译为“……的样子”“……地”;【乃】;;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表条件,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固定用法;【乃尔】译为“这样”。 ;其;;;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②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解释下列各句中“其”字意义和用法;;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复合虚词;【且】;;递进,而且,并且 ;况且,再说 并列:一边……一边…… 假设:即使; 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战国 策·齐策》 ;用作副词;复合虚词;【若】;动词; 用作连词;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若能以吴,越之觽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4.表并列,译为“和”、“与”。 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复合虚词;;对下列各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解释正确的是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 ③天若有情天亦老 ④吾翁即若翁 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所】;用作助词;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所以】;【为……所】;用作数词;复合虚词;;【为】;;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游褒禅山记》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2.以为,认为。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