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潼南房地产项目豪庭华苑市场调研
筑建梦想 分享尊荣
PAGE
筑荣置业顾问
第 PAGE 104 页 共 NUMPAGES 104 页
筑荣置业顾问
豪庭华苑项目
市场调研报告
2010年08月17日
目 录 TOC \o 1-4 \h \z \u
HYPERLINK \l _Toc263769987 引 言:潼南概述
1、“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对潼南县的影响
2、潼南经济自身的发展
2-1、综合情况
2-2、城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2-3潼南经济未来走势预测
3、人口与城市化发展
3-1、潼南人口构成及发展
3-2、人口转移特征
3-3、城镇化进程对潼南发展的推动
3-4、市政规划: 潼南县总体规划(2002-2020年)
3-5、收入与支出
4、宏观因素对项目影响总结分析
有利因素影响分析
不利因素影响分析
潼南房地产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5-1、潼南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5-2、房产供应市场的基本分析
5-3、开发投资情况
5-4、潼南房产开发产品品类情况
5-5、房产消费市场分析
5-6、各年成交情况
5-7、潼南房地产市场格局
6、滨江片区房地产竞争态势分析
滨江片区(梓潼街道)基本情况
滨江片区房地产竞争格局
6-3、典型竞争对手分析
6-4、典型楼盘数据对比
6-5、潼南物业发展
6-6、滨江片区商业现状
7、目标客户置业消费行为及购物消费形态研究
7-1、综合分析结果
7-2、置业消费行为及习惯研究
7-3、关于老城滨江板块
8、项目地块价值分析
8-1、调研总结
8-2、项目地块分析
8-3、项目地块SWOT分析
8-4、项目核心价值
引 言:潼南概述
潼南地处重庆西北部,距重庆主城区92公里,东邻重庆合川区、西靠四川安岳、南连重庆铜梁县、北接四川遂宁县,幅员面积1594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20个乡镇、283个行政村,总人口92万。境内以浅丘陵为主,海拔高度为300-450米,是重庆市规划建设“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板块,成渝经济圈的桥头堡。
遂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紧邻渝遂快速铁路,至重庆、成都均只需1小时。南接国道319线,西接国道205线,省道国道四通八达。办事处内村村通公路,社通公路率达到90%。以涪江河为主的水路上通绵阳,下达潼南、北碚、重庆。
村级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形成了以主干道为依托、以社道路为基础、以高速公路为支撑,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村道路通客车率80%。
涪江二桥进一步拉通老城与新城的距离,促进县内发展。
1、“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对潼南县的影响
“一圈”是以主城为核心、1小时车程为半径的范围。“两翼”则是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地区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地区。
“一圈两翼”中,“一圈”做“加法”,用15年时间发展成为西部最大城市群,带动“两翼”发展;“两翼”做“减法”,将人口合理集中转移到“一圈”中,逐步缩小市域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形成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整体推进格局。
??
?分析:潼南未来注重现代商业、教育、医疗、金融等区域性中心城市要素构建;统筹规划产业用地,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空间;同时,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集约发展,科学引导产业布局和人口集中居住,系统规划新型农村社区,统筹农村社会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以重庆主城为核心,在交通1小时可通达的范围内,共涵盖23区县的经济圈。“一小时经济圈”战略定位:中国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平台。
?分析:随着两高的开通,渝遂二线的建设,潼南的交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让潼南进入了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发展空间无限广阔,作为连接四川的桥头堡,潼南未来的工作主要是带动地方经济,解决就业吸引外来人口,为地产发展带来机遇。
2、潼南经济自身的发展
2009年,潼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西部绿色菜都、现代工业基地、生态文化名城的建设,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工业生产增势良好,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财政金融健康运行,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县经济稳中回升、总体向好。
2-1、综合情况
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5.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3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30.40亿元,增长24.2%,第三产业增加值41.45亿元,增长13.0%。人均GDP达到13321元,比上年增加1218元,增长10.1%。
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5.4:34.2:40.4调整为24.8:31.8:43.4。第一产业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下降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3个百分点。
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