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的热处理——
基 本 要 求;第二章 钢的冷却转变;;一过冷奥氏体恒温转变动力学曲线的建立;;共析碳钢 TTT 曲线建立过程示意图(2);二 过冷奥氏体恒温转变产物动力学曲线及特点;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TTT图);1、过冷A等温转变动力学图的基本形式;共析碳钢 TTT 曲线的分析; 2. 转变产物依等温温度不同,大体可分为三个温度区(转变类型):
(1). P型转变:高温区(临界点A1~550℃)、过冷度小,P型组织转变区,A→P;扩散型相变
(2).M型转变:低温区(在MS以下)、过冷度大,发生M转变的区域,A→M;非扩散型相变
(3).B型转变:中温区(550℃~MS),发生B转变的区域,A→B。半扩散型相变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部区域P转变区和B转变区可能重叠,得到P和B的混合组织;在下部区域M转变和B转变可能重叠,得到M和B的混合组织;;为什么呈C字形(存在鼻点)?; (二)非共析钢的过冷A等温转变曲图
对亚共析钢在发生P转变之前有先共析F析出,因此亚共析钢的过冷A等温转变曲线在左上角有一条先共析F析出线,且该线随含碳量增加向右下方移动,直至消失。 ; 对过共析钢在发生P转变之前有先共析渗碳体析出,因此过共析钢的过冷A等温转变曲线在左上角有一条先共析渗碳体析出线,且随含碳量增加向左上方移动,直至消失。 ; (三)合金钢的过冷A 等温转变曲线
合金钢的过冷A 等温转变曲线由于受碳和合金元素的影响,图形比较复杂。
常见的C曲线有四种形状:
(a) 表示A→P和A→B转变线重叠;
(b) 表示转变终了线出现的二个鼻子;
(c) 表示转变终了线分开,珠光体转变的鼻尖离纵轴远;
(d) 表示形成了二组独立的C曲线。
综上所述,C曲图为珠光体等温转变、马氏体连续转变、贝氏体等温转变的综合。需指出的是珠光体转变和贝氏体转变可能重叠得到珠光体加贝氏体混合组织。贝氏体转变与M转变也会叠。 ;三、TTT曲线的类型;第一种:两组C曲线完全重迭,如亚共析碳钢、含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Cu、Si、1.5%Mn的合金钢
两组C曲线部分重迭,但2个鼻子时间基本相同(不常见),如37CrSi.;第二、三种:两组C曲线分离,且两组C曲线鼻子对应的时间有差异。如20Cr、40Cr、12Cr2Ni4、40CrNi、35CrMo、40CrMn(B的时间短)(含少量碳化物形成元素);GCr15、9Cr、9Cr2、CrMn、CrW、CrWMn(P的时间短)。; 第四种:两组C曲线完全分离,P明显右移,只有B转变曲线。如:45Cr3、40Cr2Ni4、35CrNi3Mo、5CrNiMo、5CrNiMoV、3Cr2W8
第五种:两组C曲线完全分离,B明显右移,只有P转变曲线。如:Cr12, Cr5MoV,Cr12MoV,W18Cr4V ;第六种:两组C曲线强烈右移,0℃?Ms,室温以上只有碳化物析出线而不出现C曲线。如:4Cr14Ni14W2Mo;2.2 过冷奥氏体的转变及其产物 ;2 中温转变—贝氏体转变( 550℃~220℃ ) A→ B (F+Fe3C),其中F具有一定过饱和度
A→ B上(550℃~350℃ )羽毛状 Fe3C以较粗大片状分布在较宽的F片之间,易发生脆断 ,HRC=45 。 A→ B下(350℃~220℃ )针状 强韧性好, Fe3C细小,均匀分布在过饱和F针内 ;;影响过冷奥氏体C曲线形状的因素 ;影响C曲线的因素;;3.奥氏体晶粒尺寸:奥氏体晶粒与奥氏体化条件有关,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长,奥氏体晶粒粗大,成分均匀性提高,奥氏体稳定性增加,“C”曲线右移。反之“C”曲线左移。
4.原始组织:钢的原始组织越细小,单位体积内晶界越多,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形核率越高,同时原始组织越细小有利于C原子扩散,奥氏体形成时达到均匀化时间短,相对长大时间长,相同条件下易使奥氏体长大并且均匀性提高,“C”曲线右移。;;2.3 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冷却速度对转变产物的影响基本形式;一冷却速度对转变产物的影响;;;二 亚共析钢、过共析钢的连续冷却曲线; (二)非共析钢CCT图分析
1. 亚共析钢CCT图
亚共析钢CCT图与共析钢CCT图有很大的差别,亚共析钢CCT图出现了先共析F析出区和贝氏体转变区。马氏体转变开始线与等温转变动力学图不同,MS不再为水平线,而是向右下侧倾斜,这是由于珠光体与贝氏体的转化,使奥氏体得到富化,而使MS降低的缘故。
35CrMo钢的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图内有各种产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863-2013 尾矿设施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5年陕西省二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PEP三年级英语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随堂练习一课一练版(有答案).pdf VIP
- 彩钢管理房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1).doc VIP
- 江西婺源篁岭民俗文化村发展规划--规划说明.pdf
- IATF16949-2016事态升级控制规范.doc VIP
- 新收入准则对电商企业运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ocx VIP
- 东莞市地图含区县可编辑可填充动画演示矢量分层地图PPT模板.pptx VIP
- XX县2022年度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项目技术设计书模版.docx VIP
- 女儿墙维修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