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点system图.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物理知识 物态及其变化 温度 1.两种温度: 物态变化 熔化(吸热) 固态(晶体和非晶体) 摄氏温度(t) 热力学温度(T) T=(t+273)K 2.摄氏温度、热力学温度的规定: 3.温度的测量: 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4.温度的种类 凝固(放热) 液态 液态 汽化(蒸发和沸腾)(吸热) 液化(两种方法)(放热) 气态 固态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 气态 物质性质shi 质量 测量 定义: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单位:千克(kg)、克(g)、豪克(mg)、吨(t) 直接测量(普通测量) 间接测量(特殊测量) 密度 单位换算: 测量方法 测量工具 实验室用工具—天平 常用工具:案秤、杆秤、台秤、电子秤 概念 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及推导式 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等 换算关系:1 g/cm3=103 kg/m3 测定:测质量、测体积、用公式ρ=m/v计算密度 应用:求质量、求体积、鉴别物质、判断实空心、混合物组成 计算、选择材料、要学会查密度表及其意义并记住常用 物质的密度 运动和力 常见的运动 力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 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力的概念、力的测量、力的三要素 力和运动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公式:V=S/t 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在平衡力、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 力的种类、力的效果、力的合成 简单的运动 运动和静止 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 运动和静止相对性 参照物 除自身以外的任何物体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 定义 选择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两层含义 公式:V=S/t 单位:米/秒(m/s)、千米/时(km/h) 定义:平均快慢程度 公式:v=s总/t总 一旦选定,认为静止 快慢不变 经过的路线是直线 运动和力 常见的运动 力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 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力的概念、力的测量、力的三要素 力和运动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公式:V=S/t 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在平衡力、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 力的种类、力的效果、力的合成 简单的运动 运动和静止 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 运动和静止相对性 参照物 除自身以外的任何物体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 定义 选择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两层含义 公式:V=S/t 单位:米/秒(m/s)、千米/时(km/h) 定义:平均快慢程度 公式:v=s总/t总 一旦选定,认为静止 快慢不变 经过的路线是直线 光现象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光的直线传播 光源: 条件:同一种均匀介质 速度:光在真空中速度是3х108m/s,空气中的光速十分接近它。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现象:影的形成、日月食的成因、小孔成像 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 光年: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距离,光年是长度的单位。 几个基本概念:一点、一面、二角、三线 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光的反射分类:镜面反射、漫反射 光的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面镜: 平面镜 球面镜 照度 结构特征 光学性质: 成像 原因 特点 作图法 反射定律 成像特点 折射现象 透镜 颜色之谜(常识性了解) 凸透镜 结构特征 光学性质:使光线会聚 成像规律 应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显微镜、眼睛 凹透?? 结构特征 光学性质:使光线发散 压强浮力 压强 浮力 压力 大气压强 产生的原因:F浮=F向上- F向下 液体的压强 物体的浮沉条件 压力的定义 压力的特点 固体的压强 压强定义(物理含义)固体压强传递特点 压强的计算式P=F/S 压强的应用: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 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 液体内部压强的测量:压强计 连通器 连通器的原理 连通器和应用:船闸 流体压强 大气压的存在 大气压存在的原因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和覆杯实验等) 大气压的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大气压的变化规律 高度越高,气压越小 通常冬季气压较高,夏季气压较低。 温度升高,气压也升高。 温度升高,气压也升高。 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大气越潮湿,气压越低。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浮力的大小:遵循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ρgv排) 浮力的利用:轮船、舰艇;飞艇、氢气球;潜水艇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