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3章抗肿瘤药.ppt
Suggestions About Homework;正文格式;Template; Chemdraw; Spectra Data;参考文献:References;中文文献原文索取方法;中文文献原文索取方法;中文文献原文索取方法;中文文献原文索取方法;/;/;英文文献原文索取方法;英文文献原文索取方法;第13章 抗肿瘤药Chapter 13anti-neoplastic agents;Section I Introduction; Cancer意螃蟹。无限制地向外周扩散、浸润。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后,人体无法约束它,产生所谓“异常增生”。异常增生是相对于细胞正常增生而言。人体细胞有一个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老化细胞死亡后就会有新生细胞取代它,以维持机体组织和器官正常功能。但是这种正常细胞增生是有限度,而癌细胞增生则是无止境的。正是由于这种恶性增生,使人体大量营养物质被消耗。同时,癌细胞还能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如果发现和治疗不及时,癌细胞还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最后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及脏器功能受损甚至死亡,后果极为严重。;From left to right:
World average, Africa, North-America, South-America, North-West Europe, China;致癌
因素;肿瘤概述;Classification; 3.抗 生 素;抗肿瘤药物的分类;Section II 直接作用于DNA的药物Agents Directly Acting on DNA;结构特点和生物活性;烷化剂的分类;(一) 氮芥类;1.氮芥类药物作用机制;芳香氮芥的作用机制;2.盐酸氮芥(Chlormethine Hydrochloride) ;氮芥类药物的结构修饰;氮芥类药物的结构修饰;环磷酰胺的诞生;3.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机制:代谢产物磷酰胺氮芥与DNA发生烷化。非周期特异性药物。本药还有免疫抑制作用。
应用:恶性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等。;1.环磷酰胺含一分子结晶水,为白色结晶或粉末。失去结晶水即液化。
2.环磷酰胺可溶于水,水溶液不稳定,遇热更易被水解。注射剂为其灭菌结晶或粉末,溶解后应尽快使用。磷酰胺基易水解失效,应用:常制成片剂或注射粉针供临床使用。
3.碳氯键:由于受磷酰基吸电子效应的影响,较盐酸氮芥稳定,与碱共热才可水解生成醇和氯离子,同时磷酰胺基水解生成磷酸。故应用于鉴别。将本品与无水碳酸钠加热熔融后,冷却,加水溶解,过滤,滤液用硝酸酸化后,显氯化物与磷酸盐的鉴别反应。
4. 贮存:应遮光,密封(供口服用)或严封(供注射用),在30℃以下保存。;环 磷 酰 胺;Prodrug Principle 前药原理;
1.在脂肪氮芥的氮原子上引入供电子基,抑制肿瘤作用增强;引入吸电子基,抑制肿瘤作用减弱。
2. 在芳香氮芥的芳环上引入供电子基如-CH3、-OCH3、-NH2、-OH等,抑制肿瘤作用增强;引入吸电子基如-X、-NO2、-C=O等,氯原子活性减弱,不利于碳正离子化,抑制肿瘤作用减弱甚至无效。
3.在芳烷酸氮芥中,侧链的碳原子数目与抗肿瘤作用强弱有关,侧链碳原子数为3时,作用最强。;(二) 乙撑亚胺类;(三) 甲磺酸酯类及多元醇类;(四)亚硝基脲类(Nitrosoureas);烷化剂;亚硝基脲类典型药物;烷化剂;亚硝基脲类临床用药举例;卡莫司汀(Carmustine, BCNU);(五)三氮烯咪唑类;(六)肼类;二、 抗肿瘤金属铂配合物;金属铂类化合物举例;烷化剂;?顺铂的性质和用途 ;S A R;第二代铂类抗癌药—卡铂; ;三、直接作用于DNA的天然产物;1. 博来霉素 Bleomycin;抗生素;抗生素;抗生素;2. 放线菌素 Dactinomycin;3.高三尖杉酯碱 Homoharringtonine;丝裂霉素C (Mitomycin C);抗生素;抗生素;四、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一) 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干扰DNA拓扑异构酶Ⅰ,破坏DNA结构,并抑制DNA的合成,为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S期,延缓G2期向M期转变。与常用抗肿瘤药均无交叉耐药性。并非抑制Topo Ⅰ的催化活性, 而是通过与TopoⅠ-DNA可裂解复合物(Cleavable complex) 可逆结合, 形成CPT-Topo Ⅰ-DNA三元复合物,从而稳定了可裂解复合物, 形成“路障”(Road blocker) , 使复制叉( Replication fork) 不能进行下去, 从而导致细胞的死亡。;10-羟基喜树碱;拓扑特肯(TPT);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