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土地可持续利用.ppt
第十三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 一 ) 资源稀缺论
1.?绝对稀缺论
无论是资源物理数量的有限还是经济上的稀缺,都是必然存在的,而且是绝对的。它不会因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而有所改变。而资源在经济上的稀缺和土地资源地租的上升与土地的肥力。
2. 相对稀缺论
土地资源存在自然肥力的差异。
;(二)效率利用论
使稀缺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的收益,资源利用边际水平上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实现市场优化配置。
( 三 )极限增长论
极限论认为:物理量限的根本在于地球的有限特征:
一是总量;二是通量。总量是指地球上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总存量; 通量是指社会经济体系中的资掘流通量,即自然资摘的开采、利用量应受到自然恢复、更新速率的极限制约。 ; 对于可耗竭性矿产资源则表现为资源替代率问题。即不可更新的资源——化石燃料、高品位矿石等其可持续的利用律应低于可更新资源在持续条件下对不可更新资 源的替代率。关于资源替代问题观点:如果只有二种或 者几种资源储量下降而其他资掘储量趋于稳定或增加,则寄希望于资源之间的相互替代,使资源可持续, 经济增长可持续。若众多资源均下降,则资源不可持续。
总之,极限增长论提醒人类社会,自然资源(尤以不可再生资源)与环境不能支撑现代技术条件下用现有的生产方式的无限经济增长。
;( 四 ) 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论
??1 能力建设论
能力建设是指人类有能力使经济持续发展下去。这里的能力涉及科学、技术、管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能力建设途径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缺乏技术、科学与管理的能力,对自然资掠、环境与发展的后果是综合性的,其主要表现为:
(1)资源垠费与滥用。
(2)贫困。
(3)难以逆转的环境恶化。; 2.容量与发展论
资源与环境有一定的容量。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必须局限于资源与环境的一定承载容量之内。对许多不可更新的资源,如矿产资源消耗速率的控制,应以替代速度为限。
可持续发展可以从财富角度来理解,发展是为了财富增加,发展必然消耗资源, 但社会总财富不能降低,即人造财富或资本和自然财富之和是恒定的,则认为是可持续的,即自然资源没有浪费。
;( 五 ) 绿色发展论
绿色发展是相对于蓝色(资本主义)和红色(社会主义)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或者是一种社会体制的转型。绿色发展的核心是生态平衡原则。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含义
土地可持续利用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土地资源本身的高效持续利用;二是土地资源与社会其他资源相配合共同支撑经济、社会持久发展。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内容 :
(1) 在资源数量配置上与资源的总量稀缺性高度一致。土地具有稀缺性 要求对有限的资源必须分配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高的项目上,并要安排好组合 比例关系。;;; 当前和今后香港地区土地利用问题的一些基本措施:
1城市土地利用仍将是香港地区土地利用的主导因素。
2填海造地不仅耗资巨大,而且还会对香港的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3应当非常重视保护农用土地和解决荒弃土地的问题。;香港黄金海岸大酒店内外环境;香港紫荆广场;香港岛凤凰山顶看维多利亚湾;中银大厦;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政策目标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应以人口对食物的持续供需平衡为目标。既能保证人口对食物的持续需求,又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健康、稳步和有序发展。
(2)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应建立在区域平衡的基上。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强调自我平衡,即以中国的耕地养活中国人。在政策实施过程中 , 又主要是通过省内平衡来实现的。
;(3)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有长远性。耕地总量动态 平衡是可持续发展 的客观要求,应在争取保证每年平衡的基础上,考虑较长远的时间,即使在人口高峰期,也可以保证粮食的需求。
(4)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考虑环境的适宜性。在现有农业生产技术条件下, 要保证人口不断增长对食物的刚性需求,开发利用后备资源,增加耕地面积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但后备资源的开发,要统筹规划,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适宜性,以增加符合生态建设要求的新耕地。;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重点
(1) 直接提高粮食单产。改造中低产田的最直接目的就是提高土地肥力,提高土地的抗旱、抗洪、抗涝能力,降低酸碱度,改良土壤结构,从而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2) 改善生态环境。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应当将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 措施相结合,要求山、水、田、林、路、村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 这对大 范围地改善生态环境很有帮助。;(3)解决脱贫问题。改造中低产田,需要各方面进行大量投入,这些投入一方面可以直接转化为当地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待改造完成后,土地的生产力提高了,自然又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所以,改造中低产田应该是土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江苏2026届高三语文复习:写作课时作业.doc VIP
- 第3课《雕塑着色变彩身》-2025-2026学年岭南美版(2024)美术新教材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肾上腺囊肿的护理业务学习.pptx VIP
-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项目学习——主题活动(一) 做个小小会计师.ppt VIP
- 临时用电及防爆-授课版.pdf VIP
- CH3.5.5.11自研软件网络安全研究报告.doc VIP
- 自动扶梯调试手册YSTS-0001-C.docx VIP
- 2022年历史学研究发展报告.docx VIP
- T_CITS 233-2025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用于脂溶性维生素检测通用技术要求.pdf VIP
- 中建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